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视频素材+练习)(打包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视频素材+练习)(打包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21:01:07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 的 由 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点一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知识点二 从猿到人的进化【活学巧记】
从猿到人的变化记忆口诀
人猿分界看直立,地面生活是关键。
露西时代用工具,制造工具东非人。
用火以后脑发达,语言产生是人类。【疑难探究】
 从猿到人的进化
 识别下图说明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1)运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动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穿衣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臂行→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在劳动中产生语言)  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典题示范】
 (2017·济南学业考)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猿分
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
A.学会用火       B.直立行走
C.在地面生活 D.使用天然工具B【名师讲题】
(1)抓准题眼: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扫清障碍: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理论的博物学家是达尔文
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C.古人类“露西”化石是在北美洲发现的,“露西”
生活在300万年前
D.早期人类首先学会人工取火,接着逐渐学会制造工
具和使用工具B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分层训练·提能力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2018·珠海质检)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上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是 ( D )
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
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
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
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B )
3.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现代类人猿仍然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
B.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丛林中
C.现代类人猿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可以进化成人
D.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知识点从猿到人的进化
4.(2018·成都质检)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运动方式不同      B.身高体重不同
C.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D.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5.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产生语言 ②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③直立行走 ④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⑤用火 ⑥脑的发达
A.③②④⑤⑥① B.②③④⑤⑥①
C.③②⑥④⑤① D.②③⑤④①⑥
6.(2018·枣庄质检)森林古猿从树上到空旷的地面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 A )
A.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B.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
C.两手从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
D.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7.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至今仍是个推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哪种说法无科学道理 ( A )
A.下地生活的古猿与树上生活的古猿都有可能进化为人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8.下图为生活在3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露西化石,其特点是髋骨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可能可以 ( A )
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用火 D.用语言交流
9.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骨比较细短,下肢骨比较粗长,而且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构成骨盆的髋骨较宽阔。
材料二:距今175万年前的“东非人”使用过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
(1)下面哪种人生活的时代离我们最远 ( A )
A.“露西”和她的伙伴
B.东非人
C.北京猿人
D.中国的黄帝和他的部落
(2)材料二表明“东非人”已经具有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的能力。?
1.下列陈述中不属于观点的是 ( D )
A.“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运动
B.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C.“东非人”已经具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D.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2.下面几幅图表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几个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
B.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
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从②到③表示人类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D.④表示人类已掌握先进的通讯工具
3.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脆弱,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差
4.人在自然界中许多能力都比不上其他动物,如:猎豹的奔跑速度、狗嗅觉的灵敏度、蝙蝠的超声波定位……但人类影响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却是其他动物不能比的,你认为下列给出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D )
A.人能直立行走 B.人能使用工具
C.人有感情交流 D.人脑发达,学习能力强
5.(2017·潍坊学业考改编)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对其影响的结果
B.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
C.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在形态结构上的演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
D.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6.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B )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
7.
核心
素养
素养角度
素养任务
生命
观念
进化与适应观
通过分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 示意图,找出进化过程中的变化,认同生物对环境存在着适应性,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有人根据“化石”将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绘成了图,请你参照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树栖 为主转变到 地面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地球上森林面积减少,一些森林古猿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转移到地面上生活 。?
(2)由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一代一代地向着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这样 上肢 得到了解放,促进了 大脑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 制造和使用 的工具越来越复杂、精巧。?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C、D、E、F、G 。?
(4)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大脑结构中主管 语言 的区域是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