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21: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糖尿病、心脏病、佝偻病、色盲是传染病吗?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非传染病: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有害的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引起的,不能传染的疾病.
疾病名称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 病毒性结膜炎 贫血 龋(qu)齿 蛔虫病
是否传染
你知道以下传染病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结膜炎
蛔虫病
禽流感
小儿麻痹症
痢疾
鼠疫
足癣
血吸虫病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
是由痢疾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高。痢疾病人和隐性带菌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粪、口感染为主。
[lì jí]
痢疾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病原体:
传染病类型:
(1)细菌性传染病
(2)病毒性传染病
(3)寄生虫病

1.传染性
2.流行性: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流感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已表现出症状的传染
病病人或病畜、病禽
未表现出症状处于潜
伏感染的人或动物
即带有病原
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播---血液传染病
接触传播---体表传染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你能说出流感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
甲肝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保护自己。
谈谈这样做有什么科学道理?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思考:你能说出P75各图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总之,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针对不同病种的特点采取重点措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儿表现为高烧,体温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在手、足皮肤和口轻黏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小疱疹。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容易感染此病。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不仅可以通过唾液、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人,还可以通过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1)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
(2) 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手足口病患者,5岁以下儿童,患者的唾液、粪便、生活用品及餐具分别属于 、 、 ;
肠道病毒EV71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1)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感染禽流感的__________,患有禽流感的家禽属于___________,奋战在预防禽流感疫情蔓延一线的工作人员属于_________。
(2)为了防止疾病在禽类中蔓延,一旦发现感染上禽流感家禽后,人们立即扑杀这些家禽,这属于_________,并对该养鸡场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_________,隔离该养鸡场,防止人类随意进入养鸡场属于________。
病原体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1、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 )
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2、为预防爱滋病的流行,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国外血液制品,这种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3、钉螺是血吸虫幼虫毛蚴的宿主。消灭钉螺属于预防血吸虫病措施中的(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4、某地流行非典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对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C

C
C
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对于畜、禽尸体要焚烧 、深埋等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环境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从身边小事做起。。
定期体检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锻炼身体
保护易感人群
均衡营养
传染病类型B(据传播途径分)
类  型 传 播 途 径 疾 病 实 例
呼吸道 空气、飞沫等 肺结核、流感、水痘等
消化道 饮水、饮食等 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 液 输血、血液制品、吸血昆虫等 疟疾、乙脑、艾滋病等
体表
(接触) 相互接触等 破伤风、狂犬病、沙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