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18 18: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习目标: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开始出现于:夏朝
内容: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一、王位世袭制:始创于 。
二、分封制
1、目的:为了进行 。
2、对象:
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
诸侯的义务:

权利:
4、作用:
三、宗法制
1、特点: .
2、与分封制关系 .
3、作用:保证了 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 。夏启有效的统治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统治嫡长子继承制互为表里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贵族二、封建社会(战国——清朝)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形成
2、从汉到元——演变发展
3、明清——达到顶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首创皇帝制度
,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2.中央设 、 、 ,三者之间相互牵制。
3.地方:全面推行 制度。郡守、县长、县令由
朝廷 而非世袭。
作用: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郡县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理从汉朝到元朝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西汉初, 、 并存。汉武帝颁
布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隋唐: ,削弱中央集权。
3、宋:地方 ①军事上, ②行政上,
派 担任地方官③财政上,地方赋税 .
4、元:在地方实行 制度(中国 的开端)
边远民族地区设 进行管理。
总趋势: 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中央集权郡县封国推恩令节度使、藩镇割据分权兵权收归中央文臣由中央掌控行省宣慰司省制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 、
等,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央设 、 和 ,分别负责
、 和 .
4、宋:设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增设 、 和 ,分割宰相
的 、 和 。皇帝总揽大权。
5、元:最高行政机关是 。
总趋势: 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尚书令侍中中书 门下 尚书决策 审议 执行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行政权 军权 财权中书省相权 君权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太祖废除 和 ,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后设 作为侍从顾问,到 时,正式设立 ,大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明内阁,始终不是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1)康熙设 ,与 、 三
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 。
(2)雍正设 ,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
制制度发展到 。中书省 丞相六部殿阁大学士明成祖内阁 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或决策机构南书房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军机处顶峰中央:废宰相制度,设内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封建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夏

西周王位世袭制;
中央、地方官职:分封制、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汉朝中央地方:①发展了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郡国并行制?州郡县魏晋南北朝?隋唐三省体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中央:中书门下、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分相权地方:(路)州县,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行省制度(下设路、府或州、县)明朝地方:废行省制度,设三司清朝:地方:行省制度中央:设军机处单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