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18 18: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带冠冕的禹》。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
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
2、现在我们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历史剧,其中就有许多的宰相或丞相比如曹操、诸葛亮等等。我国古代在中央设相这一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D.春秋战国
3、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
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
5、关于西周宗法制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对后来历朝历代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以后各朝代的王位(皇位)继承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7、秦《峄山石刻》(如图)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8、下图是身穿新设计的衣冠的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开业创国成就突出。其中他创立的“皇帝”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这一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9、我国古代有许多的著名宰相,比如诸葛亮、寇准、王安石等。实际上古代就有相国,秦朝时就正式形成了宰相制度,秦朝的丞相???
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④名义上掌握兵权,实际由太尉“掌武事”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10、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的话,按秦朝官吏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御史大夫????? ??B.县令?????????????C.丞相????? ??????D.郡守
11、史书记载:“主父偃(如图)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2、在汉朝时,如果某人比较有才能,名声也比较大,他可能会被推举为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就是“察举制”。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3、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它盛行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废除于
A、明太祖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隋文帝时期
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5、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已经形成,也已经比较成熟,对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宋代对三省六部制有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其核心是
A.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B.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C.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D.消解相权,强化皇权
16、元朝为了有效的管理庞大的帝国,进行地方区划的改革,实行了行省制度(如图)。这一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
D.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17、右图是被称为最后一位封建社会的丞相的胡惟庸。 明太祖在1380年,把他诛杀了,并且也废除了丞相一职,永不再设。明太祖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 B.厉行思想控制????
C.监视官吏百姓???? D.强化君主专制
?
18、我国古代有两大矛盾始终贯穿封建社会,一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综合来看这两者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③④
19、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0、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为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1、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B.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3、清朝入关后共有十个皇帝,比较著名的有康熙、乾隆等,而在下列三位皇帝统治时期,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顺治 康熙 雍正
①内阁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南书房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5、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消长的图示,哪一幅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
26、古迹、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附上解说词。解说词要求包含图片所反映的时间、主要史实和意义,每则解说词的字数在50字左右。(18分)

图1: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2:秦诏版 图3:内阁大堂旧址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门下省 尚书 中书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4分)
?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6分)
?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6分)
28、材料一 :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4分)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ACB 6—10 DCACB 11—15 DBDBD 16—20 ADACC 21—25 AAADB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分封示意图:西周时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让王族、功臣和现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6分)
(2)秦诏版: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以“朕”“制”“诏”等特定称呼显示皇帝与众不同,增强其在人们心目当中的神圣感,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6分)
(3)内阁大堂旧址: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多。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建立。(6分)
27、答案:(1)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批。(4分)
(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6分)
(3)只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6分)
28、答案:(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只是起到顾问作用。(4分)
(2)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4分)
(3)明清皇帝独断军国大政,形成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遭受侵略。(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