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2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7 10:02:5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
农民热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
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
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
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
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
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对我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文化大革命”,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材料一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材料二
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刘少奇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一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
材料二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壁画《大豆过江》
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1958年作
“大跃进”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超英赶美平常事”
“踏翻地球顶破天”
“一天等于20年”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产量指标完成,但只有800万吨合格,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
(2)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
(3)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纪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棵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上述材料反映了“大跃进”什么问题?造成什么影响?
年份
粮食产量
比上一年减少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3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2650万吨
1961年
14750万吨
1958—1961年的粮食生产状况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1.急于求成
2.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962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改善情况
农业总产值
增长6.2%(其中粮食产量比1961年上涨了8.47%),结束了1959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局面
工业
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各工业部门的内部比例有所改善
财政总收入
超过总支出8.3亿元,结束了1958年以来连续四年的赤字情况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1.原
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时
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3.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毁文物
砸校牌
(2)批斗“走资派”
批斗刘少奇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4.结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目标导学三:“文化大革命”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1957年
1965年
193
676
1.3
1132
2.3
146
1223
535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巨大成就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油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第一颗氢弹爆炸
第一枚火箭
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
交通
兰新铁路
兰青铁路
包兰铁路
水利和生物
三峡大坝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模范人物
助人为乐、爱国爱民
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热爱人民、鞠躬尽瘁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
“大跃进”、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调整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探索之路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D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