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07 09: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健康的生活》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感冒冲剂常为袋装,在用量上若写明“每次12克,饭后服用”,规格“每袋6克”,则应该服用( )
A. 饭前每次一袋
B. 饭后每次2袋
C. 饭前每次2袋
D. 饭后每次1袋
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叙述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考试前经常熬夜到凌晨
B. 用酒精来消除烦恼
C. 为减肥而不吃早饭
D. 不挑食,规律作息
3.下列各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
B. 新生儿从母体获得抗体
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D. 淋巴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4.李奶奶家最近想配备一个家庭药箱,请你帮李奶奶进行设计,药箱中应该主要存放( )
A. 医用器械
B. 手术器械
C. 外用药
D. 外用药、内服药
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非处方药的安全用药要求( )
A. 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B. 患者按所附说明服用即可
C. 患者可自行长期服用
D. 患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
6.近年来,我国海关对入境的外国人都要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严禁艾滋病患者入境,这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隔离患者
D. 切断传播途径
7.下列不属于安全用药的做法是( )
A. 生病后随便到药店买药吃
B. 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品种
C. 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量
D. 根据病情注意服药时间
8.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B. 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此病
C.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
D. 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9.下列几项中关于社会适应方面的描述是 ( )
A. 至少有一种爱好和特长
B. 以旺盛的精力参加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C. 能自信地与自己不太熟悉的人交谈
D. 对自己的外貌很满意
10.下列关于药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可以改变身心机能及治疗疾病
B. 都带有一定的副作用
C.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
D. 越贵的药效果越好
11.从去年开始,我市各学校相继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 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 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12.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肌肉发达、强健有力就是健康
B. 没病就是健康
C. 健康包括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D. 不吸烟、不酗酒就是健康
13.伤口小,出血不多的毛细血管出血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
A. 拨打“120”电话
B. 冲洗伤口后帖上创可帖
C. 不必处理
D. 以上均不是
14.王奶奶家里存放了几种药,下列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节约空间,可以放在同一个容器里面
B. 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可以利用紫外线消毒
C. 放在干燥、避光、阴凉、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D. 放在干燥、避光、潮湿、幼儿拿得到的地方
15.下列对人体第一道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人生来就有的
B. 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能杀菌
C. 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 吞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
16.蛔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
A. 胃内
B. 肺内
C. 小肠内
D. 大肠内
17.传染病能在人群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环节是(  )
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以上三项
18.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
A. 血友病
B. 甲型肝炎
C. 阑尾炎
D. 沙眼
19.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拔打120急救中心电话( )
A. 有人被抢劫
B. 有人违反交通规则
C. 有人出车祸,出现骨折
D. 有人发现商店失火
20.列生活中的常见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
①生吃鸡蛋营养好
②喝酸奶时要进行煮沸消毒
③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
④母乳喂养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1.当你遭到好朋友的误解时,你应该怎么做 ( )
A. 向他解释清楚,解除误会
B. 不闻不问,随他去
C. 很痛苦,无法解脱
D. 同他大吵后分手
22.大地震后,防化部队会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预防接种
23.下列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是
A. 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B. 探究动植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C. 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 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24.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健康新概念包括( )
①躯体健康
②心理健康
③道德健康
④社会适应良好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5.在同学们组织的春游活动中,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以不必带在你们的小药箱里( )
A. 乘晕宁
B. 西瓜霜
C. 创可帖
D. 硝酸甘油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
26.对于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出血,首先要拔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压迫止血。
27.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______,传染源是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易感染群是______。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______能力。患者痊愈后,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是因为体内已存在这种病毒的______。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9.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并不总是有益的。(______)
30.吸毒是从“ __”开始的,毒品具有 ___性,一旦染上,很难戒除。
31.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叫做________。
32.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 __,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 水平,提高 __质量,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发生的,但是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 __,却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33.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___ 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 ___、___ 疾病,这些疾病也常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 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每次12克,饭后服用”,说明是饭后服用,每袋6克,每次12克,12÷6=2(袋)。所以正确的服用是:饭后每次2袋。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因此不挑食,规律作息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体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病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这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D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答案】D
【解析】家庭药箱主要存放常用的医用器具、外用药和内服药。属于安全用药小药箱器具的是:体温表、纱布、剪刀;内服药有:止泻药、感冒药、乘晕宁、硝酸甘油;外用药是指在体表黏贴的膏药,或涂抹的药物,外用药有:创可贴、烫伤膏、红花油、酒精、碘酒。
5.【答案】C
【解析】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A正确;非处方药,患者按所附说明服用即可,B正确;非处方药如果服用几天后,症状不能缓解,应该向医师咨询,不能长期服用,C错误;非处方药,患者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D正确。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
【解析】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主要成分、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同时还要认真阅读注意事项,看清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确保安全用药。
8.【答案】D
【解析】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腮腺炎病毒的刺激下,产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抗体把腮腺炎病毒消灭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以后就不在感染腮腺炎,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此病,是婴儿从母体获得抵抗此病的抗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接种乙肝疫苗后,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
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能自信地与自己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10.【答案】D
【解析】药物可以改变身心机能及治疗疾病,A正确;是药三分毒,要都带有一定的副作用,B正确;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购买,C正确;并非越贵的药效果越好,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D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不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因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产生过敏现象,严重时会导致休克。
12.【答案】C
【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13.【答案】B
【解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可冲洗伤口后帖上创可帖即可。
14.【答案】C
【解析】药物是属于化学物质,应放在干燥、避光、阴凉地方保存,否则就会变质。幼儿不知道药物的危害,容易误食,所以应该放在他们拿不到的地方。
15.【答案】D
【解析】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A、B、C正确;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D错误。
16.【答案】C
【解析】蛔虫在人的肠道中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容易使人造成营养不良,蛔虫在生长发育中还会咬破肠壁,造成肠出血,蛔虫分泌的毒素对人有毒害作用.因此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考点: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7.【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
故选:D
1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甲型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选项B符合题意。血友病属于遗传病;阑尾炎是类为病菌侵入阑尾引起的;沙眼是少眼衣原体感染结膜引起的,所以选项A、C、D都不符合题意。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①生鸡蛋中可能含微生物,且生的蛋白质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最好不要生吃,不符合题意;②酸奶发酵产生的乳酸菌,正是酸奶的营养价值所在,假如“煮沸消毒”,乳酸菌就被杀死了,酸奶的营养价值就失去了,所以“喝酸奶要煮沸消毒”的话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题意;③阳光中有紫外线,可杀菌,因此勤晒被褥可杀灭细菌,符合题意;④母乳中除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抵抗多种传染病的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尤其是初乳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符合题意。故选B。
2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当你遭到好朋友的误解时,向他解释清楚,解除误会,切不可采取其他消极的方法处理,会影响与朋友的感情。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直接去探究;探究动植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都不能直接完成实验,必须利用模拟实验来完成。
2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5.【答案】D
【解析】乘晕宁是预防晕车的药物,为防止有晕车的同学,需要携带,A错误;西瓜霜是治疗咽喉肿痛的,途中难免有感冒引起咽喉肿痛的同学们,需要携带,B错误;外出旅行,难免磕磕碰碰,若不小心出现轻微擦伤,可贴上创可贴,需要携带,C错误;硝酸甘油是最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的病人。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同学们一般不会有心脏病,所以不需要携带,D正确。
26.【答案】大静脉 动脉 止血带 绷带
【解析】对于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要拔打电话“120”,紧急呼救。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
27.【答案】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28.【答案】(1)流感病毒 患有流感的病人 空气、飞沫 病人周围抵抗能力较弱的人 (2)免疫 抗体 (3)经常开窗,保证教室内空气流通
【解析】试题分析:(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流感就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在周围生活的而免疫能力不强的人,
(2)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所以对于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体内就会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种病毒的侵入,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
(3)由于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所以要预防该疾病必须从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考虑,在教室里主要经常通风保证气流的通畅,勤打扫卫生,消毒等来切断传播途径,另外一旦发现患者马上要隔离防止传染。
29.【答案】对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故免疫也不总是有益的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30.【答案】第一口 成瘾性
【解析】试题分析:坚决不要吃第一口.毒品有时会穿上特殊的外衣,有些居心叵测的人会说这不是毒品,是一种另外什么东西,诸如兴奋剂、兴奋药之类,或者会告诉你,这种毒品是新产品,不会上瘾.对这些请同学们要有起码的识别能力,我可以告诉同学们,是毒品都会上瘾,都必然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否则国家也不会通过法律来强制管理.同学们,有些毒贩为了利益的需要,有时会通过前几次免费提供的方式,让你染上毒瘾后,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销售毒品.今天我向同学们发出呼吁,拒绝毒品必须要从第一口开始,甚至要从不抽陌生人的香烟开始.我个人奉劝大家最好连香烟都不要抽.海洛因俗称白粉、白面等,因其成瘾性最强、危害最大,被称为白色恶魔,初吸海洛因时会带来强烈的欣快感,但这种快感维持数小时之后即消失.中断吸毒后,则出流泪、流涕、瞳孔放大、竖毛、出汗、腹泻、哈欠、轻度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热、失眠等“戒断综合症”.症状达到高峰时,皮肤出现鸡皮疙瘩,似拔毛后的火鸡皮,俗称“冷火鸡”.这些症状使吸毒者痛苦不堪,产生对毒品的强烈渴求,期望再回到那种半麻醉状态中.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而不能自拔.这就形成了对海洛因的依赖性.长期吸毒后,快感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
31.【答案】蛋白质 抗体
【解析】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这种病原体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
32.【答案】各种疾病 健康生活 生活方式
【解析】试题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3.【答案】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 非传染性 现代文明病
【解析】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