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七单元《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教案(华师大版第五分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七单元《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教案(华师大版第五分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21 18: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教案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教学目标
1、史实:“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宁汉合流 皇姑屯炸车案 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和改订新约
2、史能:
(1)整理归纳:1927——1928年中国各个政权的分合演化。
(2)分析说明:“东北易帜”对南京政府的直接影响和对中日关系的间接影响。
(3)讨论辨析:国民革命始于国共合作,终于国共分裂,期间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3、史识:
(1)国民党内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中国货币的近代化,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3)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改善了南京政府的外交形象,但并未在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促进政治统一、币制改革和改订新约等举措的历史作用。
2、难点: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镇压革命起反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内政外交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国家近代化的举措,对此如何恰当评价。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史实: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井冈山会师 三江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2、史能:
(1)概括阐释:南昌起义所起的标志性的历史作用。
(2)读图说明:十年内战期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及其缘由。
(3)整理编写:十年内战期间,发生在江西境内的革命史上的“第一┄┄”。
3、史识:
(1)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说明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开始探索将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党在策略上和途径上具有本国特色的伟大转折。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产物,也反映出工农革命趋向新高潮。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南昌起义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2、难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1、史实: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政权的出台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2、史能:
(1)归纳整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
(2)分析说明: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联系比较:五四运动与一 二九运动在发源地、发起原因、运动影响等方面的相似点。
3、史识:
(1)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是日本妄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严重事件。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最危险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崇高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二、教学要点
1、重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的历史影响。
2、难点:南京国民政府为何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而妥协退让。
第26课 红军长征
一、教学目标
1、史实: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中央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2、史能:
(1)读图释史:从长征路线示意图和课外读物,了解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路线,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
(2)分析理解: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3、史识:
(1)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党内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在生死攸关之际挽救了党的革命前途,成为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工农红军的长征经历了转危为安的磨练,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要点
1、重点: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以及会议前后长征形势的变化。
2、难点:长征途中,事件多、头绪繁,涉及党内矛盾、国共矛盾,需要妥善处理。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