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7 19: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里馆
王维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作者简介: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崇信佛教。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诘,
注释: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独坐其中,无人相伴),

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诗歌鉴赏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
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
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安闲自得。
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进一步渲染了幽静的气氛,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赏析:
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主旨: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
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 。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拓展延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
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
淡泊情怀的句子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
竹林的幽静,以“ ”
来反衬。
弹琴复长啸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
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
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
“独坐”、“弹琴”、“长啸”。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练习: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独坐、弹琴、长啸。
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4.前两句写了什么? “弹琴”与“长啸”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气质?
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表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