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教案
普鲁士道路
德意志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处于(政治上)邦国分立的状态,(经济上)各邦实行封建农奴制度。
德意志在19世纪初期①仍然是欧洲的落后、保守地区。②法国革命中,奥地利、普鲁士两邦国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招致拿破仑入侵,德意志部分地区一度被法国占领。
(普鲁士改革背景):但对法战争的失败,使德意志各邦对于自身的封闭、落后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引发了德意志各邦国积极的社会变革:
①1807年10月,普鲁士首相施泰因发布《十月敕令》:(内容)废除农奴制度,实行土地买卖自由以及允许自由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标志,(意义)标志着普鲁士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渡。
②1811年,继任的普鲁士首相哈登堡颁布《调整敕令》,(内容)规定了各类农民对封建义务的赎买办法。(结果)A1808—1821年,普鲁士许多国有土地上的农户,被无偿赋予地产。B通过赎买的方法,他们还解除了封建义务。
(影响)这样,在德意志各邦中,普鲁士首先基本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造在农业中逐渐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经营方式,使传统农业经济向商品化、市场化转变,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定义)这种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什么叫“普鲁士道路”?具有哪些特点(方式、性质)?
19世纪中叶的德意志: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①(主观需要)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②(客观条件)当时各邦国中,以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
2、领导: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容克地主阶级)
3、方式: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4、过程: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的策划和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5、影响、评价:
积极性:①政治上:统一事业的完成使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独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②经济上:德国资本主义也因此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条件: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
局限性:③但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关注:领导阶级、实现方式、产生结果)
十九世纪后期的德意志:德国的崛起
1、原因:政治前提—德意志的统一 + 德国统一后积极采取措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如:①政治上:(巩固统一)打击政治分裂势力,巩固帝国统一;
②经济上:(巩固统一)统一货币、邮政制度,(促进资本主义)A建立帝国银行,B实行高额关税,C保护民族企业;
③法律上:(巩固统一)统一刑法,编纂民法,废除地方封建特权。
④社会关系上:(稳定社会、缓和矛盾)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社会政策。德国于1882-1891年制定并推行了有关疾病、工伤和养老的三个社会保险法案。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德国的经验后来被许多西方国家学习。
⑤对外关系上:同时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2、崛起过程:
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②90年代,德国实现了经济起飞。
③到20世纪初,它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力逐渐强盛,德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转变,从谨慎的“均势外交”政策,转向谋求霸权的“大陆政策”:威廉二世统治时期,德国积极参与争霸世界,公开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迈出了走向战争的重要一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