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
一、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通过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杨氏子回答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解释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和《望梅止渴》吗?这些故事啊,都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这些故事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古时候,在纸还没发明之前,人们记载文字都是在丝绸、竹简上,竹简能记的字不多,但是非常精简,久而久之,形成了语言凝炼的文言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小故事,一起来读:杨氏之子。解释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通全文
学习古文,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读。
师范读。先听余老师来读一遍,同学们感受一下古文的韵律和节奏。
学习要求一:
学着余老师的样子,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把每个字音读正确。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诣、为、曰、禽、应。 单独指导:家 禽
学习要求二:
借助停顿符号,读出正确的停顿。
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预设:还是缺乏一点味道,再听余老师来读一读。师范读。
学习要求三:
认真地再读一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出示竖排的课文)
板块三 研读全文,理解意思
师引导学生先归纳学习古文的方法:
1.查工具书。2.参考注释。3.联系上下文。
学习要求四:
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字义,想想句意。
思考:课文讲了杨氏子的一件什么事?
逐句出示,指名解释意思。师相机指导。
( )为( )设果。孔指( )以示儿曰。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你能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吗?指名答。
板块四 品读课文,体会杨氏之子回答的妙处
学习要求五:
关注杨氏子语言的每一个词语,体会他的回答之妙!
自己思考5分钟,然后四人小组讨论。师相机巡视指导,点拨。
孔雀是父子家禽。 孔雀——孔君平
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
借助填空,理清对话之间的关系。
既然杨梅是杨家的果,那么孔雀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孔雀不是孔君平家的鸟,那么杨梅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五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对爸爸妈妈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