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风帆中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科学开学质量检测(九年级上全册)(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风帆中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科学开学质量检测(九年级上全册)(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7 12: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杭州市风帆中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科学开学质量检测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活性炭做除味剂
【B】水做冷却剂???????
【C】?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C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酸与碱、酸与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A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关注微信朋友圈成了人们每天必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晒”包围着.你看,四位网友在网上晒的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网友“上善若水”:牛肉面(面+牛肉)
【B】网友“御云”:炸鸡两块+可乐一杯+薯条一包
【C】网友“米老鼠”:米饭三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D】网友“风平浪静”:混合水果一盒(苹果+草莓+水蜜桃)
【答案】C
4.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部件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唾液
【答案】C
5.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人类社会不存在能源危机
【B】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C】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会自发的转化为酒精的化学能
【D】高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来越快,说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7.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铁与稀盐酸
【B】碳酸钡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8.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答案】C
下列是健康人血液中血细胞及几种物质的含量,其中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尿素(mmol/L) 白细胞 (109个/L) 红细胞 (1012个/L) 血糖 (g/L)
2.77-7.35 8-10 4.5-5.5 0.8-1.2

【A】若某人患有肾衰,则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低于2.77mmol/L
【B】若某人被确诊为细菌性肺炎,则白细胞含量高于10×109个/L
【C】来自高原的藏民,他的红细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个/L
【D】正常情况下,当血液中血糖高于1.2 g/L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答案】A
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B】①和③内流动的都是血液
【C】血液经过③后,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
【答案】B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镁铝合金 稀HCl
B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稀HCl
C 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AgNO3溶液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如图所示,将一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其上放置一个小钢球,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用手向下压弹簧到一定程度,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2L处,整个过程中,对钢球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钢球静止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钢球在弹簧上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
【C】钢球上升但未离开弹簧之前钢球运动速度一直在增大
【D】钢球上升过程中,当弹簧长度为L时,钢球动能最大
【答案】D
13.自1950年之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以下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均衡适度地施用化肥
【B】磷矿粉[Ca3(PO4)2]可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
【C】复合肥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
【D】如果作物叶片发黄可施用尿素[CO(NH2)2]
【答案】B
14.如图1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 )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m/s
【B】0~8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J
【C】0~10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800J
【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W
【答案】B
15.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
【A】. 有用功相等
【B】. 总功相等
【C】. 爸爸的总功率大
【C】.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答案】A
16、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D】. 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答案】C
17.用两只电流表按图示实验电路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灯泡电功率的大小是通过灯泡两端的亮度来判断的
【B】.将小灯泡并联是为了控制灯泡两端电压相同
【C】.选用的两只小灯泡规格必须相同
【D】.将其中一只电流表移接到干路上也可以完成实验
【答案】C
18.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


【A】. 定值电阻电功率的最小值为1.35W
【B】. 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为4.05W
【C】. 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1.8W
【D】.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6.4W
【答案】A
19.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以转化为 (  )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甲 C Na2CO3 NaHCO3 Fe
丙 O2 Ca(OH)2 CaCO3 HCl
乙 Fe2O3 MgCl2 NaOH CuCl2
丁 CO 稀H2SO4 Na2CO3 NaOH
【A】.A
【B】. B
【C】. C
【D】. D
【答案】A
20.室温下,向含有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a克。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2+、Fe2+
【C】.加入铁粉的质量一定大于a克
【D】.滤渣一定含有Cu和Fe
【答案】D
二.解答题
21.如图为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往上依次是1、2、3、4 、5层,请回答:
(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______层食物摄入量不足.
(2)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_,该营养成分摄入人体后在______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而被吸收.
(3)有关合理营养的叙述中,下列错误的是______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B.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C.喜欢吃的多吃点,不喜欢的就少吃点
D.合理饮食指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饮食
(5)有的人认为野生动物营养价值高,大量捕捉青蛙和麻雀,导致农林害虫增多.这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
(1)2;
(2)蛋白质;胃;
(3)C
22.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_________。
(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气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进入血液后与_________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_________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1)吸收 小肠 氨基酸
(2)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扩散 氧气增多或变成动脉血
(3)血红蛋白 组织细胞
23.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色。
【答案】
(1)NaOH+HCl==NaCl+H2O
(2)②
(3)HCl、NaCl
(4)红
24.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B处试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
【答案】(1)4CO+Fe3O43Fe+4CO2;(2)Ca(OH)2 + CO2 = CaCO3↓ + H2O
加稀硝酸,后加水冲洗.
25.如图甲,质量m的货物在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斜面长L、高H,货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L与时间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0至t1时间内的拉力为F1,t1至t2时间内拉力为F2,(不计速度变化的时间,斜面粗糙程度不变)

(1)比较F1和F2大小关系.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F1时斜面效率η1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时斜面效率η2.
【答案】(1)等于;(2)等于

26.李芳家的电能表上标着“3000revs/(kW?h)”她把家中的其他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这个用电器工作,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15转,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___.她家有一个标有“220V、800W”的电炉,假如电炉的电压低到200V,电阻丝的电阻不变,这时电炉实际的电功率为___
【答案】300W;661W.

2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三组实验。

其操作步骤是:
步骤一:如下表所示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1 mL 1 mL 1 mL
水浴温度 20℃ 40℃ 100℃
水浴时间 5 min 5 min 5 min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 min。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 mL斐林试剂,并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2 min,观察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提取液中______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答案】(1)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2)淀粉酶(3)仍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8.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制得了“白色的盐”,小刚很高兴,并大声地说:“我制得了纯净的NaCl。”老师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解释说:“同学们制得的?白色的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于是,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Mg(OH)2 (2)引入新杂质BaCl2无法除去(3)BaSO4、BaCO3

29.“暖贴”已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品牌暖贴的配料是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出热量,从而达到给人局部热敷的作用。
(1)暖贴需要接触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与 和 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放热。
(2)检验配料中含有铁粉。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取少量附着在磁铁上的粉末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配料中含有铁粉,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探究暖贴中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的作用,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及用量 反应时间 温度上升值
铁粉/g 活性炭/g 食盐/g 水/g
对照组 2 0.4 0.2 8 10 60
实验组 1 0 0.4 0.2 8 10 0
2 2 0.4 0 8 10 30
3 2 0.4 0.2 0 10 6.5
4 2 a b 8 10 3.7

①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第 组的数据,能证明食盐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
②实验组第4组中:a= ,b= 。
【答案】(1)氧气、水;(2)Fe+2HCl=FeCl2+H2↑;(3)①2;②0;0.2


30.“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经历了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科学家的努力。焦耳用如图的实验,得出了电能向内能转化的定量关系。小明用该电路图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器材有:稳压电源、停表、盒内的电阻丝的阻值是100欧,插在筒中的温度计量程是0~10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试验 次数 通电 时间t/秒 电阻R/欧 电流 I/安 筒内的初温t0/?C 筒内水的末温t/?C 筒内水升高的温度?t/?C 热量Q
1 100 100 0.2 20 32 12 小
2 0.3 20 47 27 中
3 0.4 20 68 48 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读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
(2)分析表中的数据,支持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有关的证据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为了算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100秒后记录末温……
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不足(可以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 。
【答案】(1)温度计示数
(2)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产生热量越大?
(3)①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流做功水温在升高,所以第2次初比第1次末温要高 ?②3次加热后水温超过100℃,温度计无法测量
3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图乙是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电压是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图乙已连接部分电路,请用画笔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
A.电流表断路 ? ? ? B.小灯泡短路 ? ? ? ? C.小灯泡断路 ? ? ? ?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该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4)在科学实验中,经常要做多次实验才能够得到结果,例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实验要多次测量物体长度;③“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要多次改变钩码个数或者移动钩码的为主;④“伏安法测电阻”时要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多次实验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下得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等,上述实验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得到普遍规律的多次实验是 (填序号).
【答案】(1)(2)C(3)0.5;(4)①③
32.初三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
?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空硬玻璃管量m0/g 硬玻璃管与钙的质量m1/g 硬玻璃管与产物的质量m2/g
114.8 120.8 122.2
①计算得到化学式(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如上计算得到的?X? 3(填写“?>”、“=”、“?<”)
【答案】(1)关闭活塞k,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玻璃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冷却后,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3)继续通入氮气,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33.如图所示是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已知重物质量m=60kg,电源电压U=220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10Ω,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某一速度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4A.(g=10N/kg)

求:(1)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
(2)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为多少m/s;
(3)有次提升重物时由于重物太重,电机未能转动,此时电动机易损坏,请计算说明.
【答案】(1)720W(2)1.2(3)此时I=U/R=22A,P热=I2R=4840W,故易损坏.
简单机械中的人体杠杆,给予人类行走与奔跑的能力,如图所示是人将双脚踮起时腿脚部的杠杆模型,F是小腿部肌肉群产生的动力,作用在A点,B点是重心,O点为支点(g取10N/kg)
(1)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

(2)举重训练中,运动员需要在负重的情况下,不断将脚尖踮起、放平,假如运动员质量为60千克,肩上扛着总重为50千克的杠铃,不断地将脚尖踮起,放平.所受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B点.B点位于AO的中点,则此人将脚尖踮起时,肌肉(至少)需要产生多大的力?
(3)如果此人一分钟内能将脚尖踮起30次,每次踮起,脚跟离地10cm,则此人的小腿部肌肉群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2)550N(3)55W
35.汽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家住农村的小明同学家买了一辆崭新的奇瑞风云2三厢汽车(如图1),相关参数配置如下表所示。他高兴极了,把车的里里外外都观察了个够。通过观察,小明发现汽车上的许多部件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是他列出的几项,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 J。[已知c水=4.2×103J/(kg·℃)]
(2)汽车发动机参数如下表
1min内完成工作循环 2500次 93#汽油 汽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密度 1.5kg/m3
排气量 2L 热值 4.5×107(J/kg)
发动机最大功率 75(kW) 空燃比 14:1
汽车以100km/h速度匀速运动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则1min内有用功__________J。汽车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汽缸正常四个冲程的循序是__________。
(?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7%83%AD%E6%9C%BA%E7%9A%84%E5%9B%9B%E4%B8%AA%E5%86%B2%E7%A8%8B%E9%A1%BA%E5%BA%8F&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cs=3540296643,472471796&os=1981893627,4063087823&simid=3498597648,180780475&pn=3&rn=1&di=990&ln=615&fr=&fmq=155152417734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0&spn=0&pi=0&gsm=0&objurl=http%3A%2F%2Fs8.sinaimg.cn%2Fmiddle%2F7f68dc88nb36c5d0cf067%26690&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t "_blank?)
(3)空燃比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当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根据表中数据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1)比热容 4.2×105J(2)4.5×106J 甲丁乙丙(3)23.2%
36.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00g质量分数2%的硫酸铜溶液和一定质量的铜.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
(1) Cu2O中的Cu化合价显__________价 (2)列式计算过滤所得铜的质量
【答案】(1)+1(2)4.8g
【解答】
37.(1)某一地铁电车的质量为40吨沿平直轨道运动,所受阻力约等于车重的2%.当电车以36km/h速度作匀速运动时,电车的牵引电动机的功率约为 千瓦(g=10N/kg)
(2)焊接铁轨的裂缝时,工人们往往要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请写出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4G网络的手机是通过 来传递信号的,速度为 m/s
【答案】(1)100(2)2Al+ Fe2O3Al2O3+ 2Fe(3)电磁波 3×10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