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月)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月)地理 Word版含答案.DOCX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3-07 10: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地  理2019.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科学家预测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1. 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2.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 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不断扩大 ③ 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 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018年6月27日晚开始持续喷发,形成壮观的火山烟柱。图2为火山景观图,图3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4
3. 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图3中的(  )
A. a层 B. b层
C. c层 D. d层
4. 图4中表示此次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及地质作用的是(  )
A. 甲 ② B. 乙 ③
C. 丙 ④ D. 丁 ①
图5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 对图中气压带、风带描述正确的是(  )
A. a风带为北半球信风带
B. a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
C. b气压带空气堆积下沉
图5
D. b气压带空气受热上升
6.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地此时炎热干燥
B. 乙地此时高温多雨
C.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 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图6为2018年4月20日某时亚洲东部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7~8题。
图6
7. 此时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关于图中四地,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甲地吹偏南风
B. 乙地温度最低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高
图7为某地雨水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图7
9. 图中雨水收集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大气降水 B. 地表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地下径流
10. 该地雨水利用,可以(  )
图8
A. 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 B. 缓解城市内涝
C. 增加下渗污染地下水 D. 控制降水总量
图8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 关于图中洋流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暖流 增温减湿     B. 暖流 增温增湿
C. 寒流 降温减湿     D. 寒流 降温增湿
12. 图中甲海域附近形成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
A. 上升流将大量海底营养盐带到表层,提供丰富的饵料
B. 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搅动,海底营养盐上泛,饵料丰富
C. 热带海区水温高,水温季节变化小
D. 海域面积广阔,鱼类活动空间大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景观。长白山杜鹃花开每年5月从山麓开始,以每天15米的速度向高处蔓延,经月余后会登上山顶。图9为长白山植被景观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9
13. 长白山植被景观垂直方向类型较丰富的原因是(  )
A. 相对高度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B. 开发历史早,人类培育大量树种
C.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D. 纬度跨度大,自然带类型丰富
14. 长白山杜鹃花从山麓到山顶次第开放,与之变化规律一致的是(  )
A.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图10为近40年来北极冰盖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10
15. 北极冰盖面积年内变化显著的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气候变冷
C. 厄尔尼诺现象 D. 太阳直射点移动
16. 监测北极冰盖面积变化,并绘制成图10,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和GIS B. GPS和RS
C. GIS和数字地球 D. RS和数字地球
图11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读图完成17~18题。
图11
17. 据图可以推断(  )
A. 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四川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C. 上海城镇化率增长最快 D. 天津人口迁入大于迁出
18. 图中高城镇化率地区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交通拥堵
图12
B. 环境污染加重
C. 产业结构调整
D. 经济增长缓慢
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春收。图12为我国小麦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图中适合春小麦种植的地区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0. 导致冬、春小麦地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 B. 土壤
C. 热量 D. 水分
图13中甲地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欧洲的总研发机构所在地,也是该国的风电基地。读图完成21~22题。
图13
21. 关于风能及风力发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风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 风能只分布在沿海地区
C. 风力发电百利而无一害
D. 风能随季节更替无变化
22. 华为公司在甲地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省交通运输费用 B. 利用当地煤炭资源
C.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D. 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使两岸的陆路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据此完成23~24题。
23. 对港珠澳大桥选线影响较小的是(  )
A. 海底地质构造 B. 海水运动规律 C. 港澳人口总量 D. 两岸港口位置
24. 大桥建成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
A. 促进港澳地区工业的发展 B. 扩大珠海的行政职能
C. 节约通行时间降低环境污染 D.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某中学利用假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发现自然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14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图14
25. 最可能在丁地看到的“非木之林”(  )
26. 关于图中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5
A. 甲地与丙地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B. 乙地与丙地聚落沿河分布,主导因素是水源
C. 丙地和丁地位于地势第一阶梯,冻土广布
D. 甲地比乙地气候湿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近1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图15为2008年和2018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 近10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 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
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C. 第三产业产值下降
D. 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28. 下列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确保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B. 增加钢铁等制造业的比重
C.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结合 D. 三大产业地区分布均衡
图16
图16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图,乙地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能源输出地。读图完成29~30题。
29. 甲地过度放牧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沙漠化
C. 森林锐减 D. 湿地萎缩
30. 西电东送工程对乙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剧水资源短缺
B.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C. 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D. 减轻大气污染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
31. 大气总是从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 (  )
32. 北京时间就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  )
33.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 (  )
3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  )
35.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是河流上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  )
36. 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区的道路交汇处分别形成商业区和住宅区。(  )
37. 农业技术的改进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
38. 工业分散往往出现在工业化后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减小。 (  )
39.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
40. 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暴雨主要是受台风过境的影响。(  )
第Ⅱ卷(综合题 共30分)
三、 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18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从北京出发,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菲律宾三国进行为期7天的国事访问,这次越洋之旅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太平洋深处的延伸。
材料二 图17为东南亚及周边区域图
图17
(1) 习主席访问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方向移动。(2分)
(2) 习主席访问期间,文莱主要受________(风带)影响,降水较________(填“多”或“少”)。(2分)
(3) 从北京至巴布亚新几内亚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分异的基础是________。(2分)
(4) 该区域得益于________和________气候,成为世界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2分)
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位于广西柳州北郊的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经过六十年的发展,进入全国同类行业前十名。新时期柳钢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推进钢铁生产,不断更新换代技术装备,稳步实施“1+4+X” 产业发展战略。图 18为“1+4+X”产业发展战略示意图。
材料二 图19 为柳州位置示意图。
(1) 柳钢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外部输入,其主要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共同优势是__________。(3分)
(2) 除了交通优势之外,柳州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2分)
(3) 柳钢实施“1+4+X”产业发展战略,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2分)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图20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产业发展带。
材料二 图21为长江三角洲产业重心演变的示意图。
(1) 图20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1分)
(2) 上海市和南京市均属于沿湖发展带和________发展带,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由________密集型产业向________密集型产业转变,该地区产业重心演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川藏铁路全长1629千米,2014年开始分段施工,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路段是康定—林芝段。计划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全程耗时只需8小时。
图22
材料二 图22为川藏铁路示意图。
(1) 川藏铁路建设多采用隧洞和高架桥梁,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沿线多发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2分)
(2) 川藏铁路沿线①~④段,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段(填数字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 图示河段最适合的开发方向是____________。(1分)
(4) 有人提议未来将青藏高原建成商品农业基地,你是否赞同并说明你的理由。(2分)

2018~2019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六)(扬州二次)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2. D 3. B 4. C 5. C 6. A 7. A 8. D 9. B 10. B 11. B 12. B 13. A 14. C
15. D 16. A 17. B 18. C 19. D 20. C 21. A 22. D 23. C 24. D 25. A 26. D 27. D 28. C 29. B 30. A
31. B 32. A 33. B 34. A 35. B 36. B 37. A 38. B 39. A 40. B
41. (8分)
(1) 南(1分) 南(1分)
(2) 东北信风带(1分) 多(1分)
(3) 从赤道到两极(1分) 热量(1分)
(4) 热带雨林气候(1分) 热带季风气候(1分)
42. (7分)
(1) 铁路(1分) 海运(1分) 运量大、运价较低(1分)
(2) 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科技先进;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得2分)
(3) 稳定并加强了传统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了环境的质量(任答两点得2分)
43. (8分)
(1) 上海(1分)
(2) 沿江(或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1分)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得2分)
(3) 劳动(1分) 技术(1分) 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产业升级(任答两点得2分)
44. (7分)
(1) 地形(1分) 地震、滑坡、崩塌(或填地质灾害)(1分)
(2)④(1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的太阳辐射少(1分)
(3) 水能开发(1分)
(4) 赞同,农作物品质高,市场需求量大;地广人稀,本地农产品消费量小(2分)
或不赞同,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