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一夜的工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一夜的工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7 11: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并理解“如此而已、极其、审阅”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领悟本课用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高尚品格的写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2.领悟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揭题,整体感知。
1.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一个大人物——周总理。出示课后周总理一天的工作安排表,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要说?
2.是的,正如同学所说,从周总理一天的工作安排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般都在处理些大事,他要与总统会面,要开政治局会议,要迎接贵宾,但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课文是——《一夜的工作》。相对于那些大事来说,这是一件极其寻常的小事。
3.那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4. 我们所说的事情的经过部分就是何其芳所看到的——板书(所见),结尾部分是何其芳的——课文就是从见闻加感受来谋篇布局的。板书(所感),
5.是的,在周总理里一夜的工作中,何其芳看到了这些,感受到了他的简朴与劳苦。也因为这些所见所闻,让一夜的工作这件小事情深深地感动了他,他满怀激情,真实地写下了这篇赞美周总理这个大人物的文章。
板块二、聚焦细节,感受写法
1.出示小组合作提示
如果老师让你们当一回导演,把《一夜的工作》拍成一个电影片段,课文作为你的拍摄素材,你会选择拍哪些素材,结合文中词句说说拍什么?怎么拍?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①选择镜头 ②讨论拍摄方式 ③ 讨论拍摄目的
(拍什么) (怎么拍) (为什么拍)
预设:生活方面:
镜头一:“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 拍摄内容:写字台、小转椅、台灯
拍摄方式:特写写字台破损的角,转移吱吱呀呀的声音,掉漆的台灯
拍摄目的:如果看影片的人,看到一个堂堂的国家总理居然工作的环境这么简单,会感受到周总理的生活简朴)
镜头二:“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
( 拍摄内容:绿茶、花生米
拍摄方式:特写玻璃杯里不多的腾起的茶叶,茶杯上冒着热气 特写数的清颗数的花生米
拍摄目的: 冒着热气的绿茶体现总理平易近人,礼貌待客,但不多的花生米体现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作风,没有客人的时候总理的夜宵更加简单)
工作方面:
镜头一:“这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 拍摄内容:一叠文件
拍摄方式:从下往上拍望不到头的文件 批改完的文件一点一点叠高的画面
拍摄目的: 凸显周总理日常的工作量很大,工作劳苦)
镜头二:“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 拍摄内容:圈化的痕迹 总理的神情 写满批注的整齐的文件 窗外一点点升起的月亮(侧面镜头)
拍摄方式:聚焦画圈、停笔想的动作 再拍那张圈圈画画的纸 特写周总理紧锁的眉和握笔的手
拍摄目的:拍时间,凸显周总理日常的工作时间长,拍动作,体现周总理工作意思不苟的态度)
2.再读镜头 想象画面
同学的镜头都十分精彩,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想象自己拍的镜头吧!
3. 再次感悟,体味情感
师总结: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拍的短片里的特写镜头,回顾当你们看到自己拍的这些特写镜头时,看到堂堂一个周总理是这样的工作的,这样的生活的,你想对他说什么?(生说)
4. 是的,当作其芳真实地看到这些时,他十分震惊,一个国家的总理居然是这样生活这样的工作的:
(引读)“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啊!”
我们有这样一个不辞辛劳,生活简朴总理,因此他想骄傲地对全世界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车的总理。
(引读)“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5. 再看同学的镜头正是作者何其芳所写的——小细节,但通过这些小细节我们和何其芳一样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不辞辛劳地工作的大品质。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小事情,抓住小细节,来写出大人物的大品质的。这就是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板块三、理解巧妙,拓展阅读
1.那么何其芳为什么不像以前的课文那样抓大事件来写,而是选择这么一件平凡的小事,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写周恩来这个人物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 是的,以小见大让人感觉更加震撼,能更好的突出中心,同时也能把大人物写得平易近人,可亲可感。那如果你也来写一写周总理这个大人物,以下选材中,你会选择哪个材料来写周恩来。为什么?
出示素材:
A.周恩来总理主持了一个"百老庆寿大会"。
B.周恩来在政治局会议认真作报告。
C.周恩来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3.生交流选择的材料,
4.小练笔(过渡:你们已经会从小事入手选材,那么请你抓住细节描写,展开想象,写一写周总理是如何做的。 )
周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有一次,我与周总理一起吃完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理看到我不解的眼神,说道:“不能浪费啊,想想三年困难时期,这一粒米,一片菜叶叶都很珍贵的。”
5.集体交流
板块五、布置作业 ,巩固提升
1.阅读同步阅读上写大人物的文章,如《宋庆龄与人的保姆》《回忆鲁迅先生》等文章,比较写法的异同。
2.在周记中尝试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