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手 指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幽默风趣,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的写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4.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制作教学相关课件。(2)搜集关于手指的寓言故事。
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了解五指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流程
一、走近作者,初读感知
1.揭示课题:手指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赵丽宏先生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我们今天要学的手指,就是非常普通的事物。
2.了解作者。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对于丰子恺大家不陌生吧,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一篇有趣的文章《白鹅》。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画集《丰子恺漫画》等多种。]
3.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又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来读读课题前的提示语,看看学习这篇课文的要求。
指名说。在文中划出学习要点。
4.自由放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自然停顿、朗读流畅。
5.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用“先……再……最后……”句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再分别具体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总结“团结就是力量”。)
二、了解手指特点,感悟启示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1)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圈画出有关词句。
(2)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3)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小组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组内的一致意见,完成表格填写。
?
外形特点
性格特点
启示
大拇指
?
?
?
?
?
?
?
食指
?
?
中指
?
?
无名指
?
?
?
?
小指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从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生活实例谈一谈。
(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团结就能扬长避短,团结就是力量。)
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椽子、也需要砖块……方的有方的好处,圆的有圆的作用。
B.班级大扫除。
(2)小组合作朗读觉得有意思的部分。
三、领悟表达特色
1.五根手指,在作者的笔下富于无穷的魅力,再读读课文,你发现作者表达的秘妙了吗?
2.集体交流
(1)语言风趣幽默
(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3)总分总结构清晰,首尾呼应。
四、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课件出示诗歌,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手
把手张开
是一朵鲜花
人的一生
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
是一枚果实
含辛茹苦
收藏天地精华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丰子恺先生通过平平常常的五根手指,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大道理。是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只有团结一心,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能发挥更强大的力量。
2.布置作业:本单元学习的几篇文章,都是从一种事物的描述中,阐述了一个人生哲理,想一想,每篇文章都是以怎样的方式阐述人生哲理的?课后请同学们观察一种事物,再根据你的观察写出这种事物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引发的感悟。
《五官》
板书设计
5*手指
小组名称
★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外形特点
性格特点
启示
大拇指
?
?
?
?
?
?
?
食指
?
?
中指
?
?
无名指
?
?
小指
?
?
★我们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