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加减法问题解决》
教材通过买书、做跳绳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数量关系的分析。
自制课件、自备计算器等。
一、新课导入
教师:单元测试,张帅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爸爸为了奖赏他,领他来到书店,准备买一本字典和一套书。(示例1图)
一本字典和一套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1)买1套书比1本字典贵多少元?(2)买1套书和1本字典共要多少元?
提问: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口头列式解决问题,从而复习加减法的一步计算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较解决十个问题还要重要,根据意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教学问题,锻炼和提升的是孩子的解读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意识。
探究新知
爸爸给了张帅300元钱,那么买一本字典和一套书以后还剩下多少钱?
让学生们先自主思考问题,小组进行讨论,并且让同学们自由发言。
教师板书正确答案,向学生讲解解题过程,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检验
教师:我们的计算过程一定正确吗?怎样检验呢?(让学生自主思考)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让学生真正明白原因,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议一议
学生尝试回顾解决问题全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引导归纳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理解题意,弄清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找出问题和知道的信息之间的联系;
列式计算;
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完成答语。
课堂练习
1.教学示例
星期天,红红回乡下的爷爷家,爷爷家旁边有一个漂亮的大池塘,池塘里有茂盛的水草,盛开的荷花,还有可爱的小鸭子和大白鹅。好学的红红发现了有趣的数学知识。(示例图2)(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理解题意
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题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讨论)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最骄傲的地方在哪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