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48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48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09-26 14: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
历史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2.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
3. 假如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你无法从市场上买回
A、非洲的饰物 B、非洲的纺织品
C、印度的香料 D、澳洲的工艺品
4.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曾经是海上殖民强国,他们控制海上贸易的顺序是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
B、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
C、英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D、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5.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是
A、火车机车 B、汽船 C、万能蒸汽机 D、合成橡胶
6.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日益商品化,主要是因为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B、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C、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刺激出口
D、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7. 19世纪末以为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看到市民们已剪断长辫子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沿京张铁路了解中国民情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 1929—1939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9.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A、建立各国的经济协作关系 B、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
C、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D、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10.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重点放在工业
B、重点放在农业
C、是否给与企业以自主权
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1.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造
12.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3. 下列对1956年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文革”以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乡镇政府代替人民公社
C、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 近几年,我国政府通过采取减免农业税等措施来增加农民收入。这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D、加强宏观调控
17. “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栋梁”的城市是
A、福州 B、深圳 C、上海浦东 D、广东
18. 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比喻最为恰当的是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搔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对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B、招商引资,走出国门
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下列哪一组事件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21. 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
A、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原子能的产生 D、因特网的出现
22.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人们的生活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C、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和快捷
D、社会风气日下
23.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圆转。”反映了什么体系建立的情况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24.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随后该国进行改革并得到了195亿的贷款,经过短短两年时间,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批巨额贷款来自于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红十字会
25. 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包括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共同体 D、亚太经合组织
26. 区域性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解决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D、有利于形成多极世界
27.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目标实质上是
A、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
B、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洲经济的独立
C、对抗美苏两个超级经济大国
D、避免经济危机,维护欧洲市场
28. 我们所说的“地球村”,它突出地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29. 在经济全球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A、发展与保护民族经济 B、经济危机的发生
C、环境保护问题 D、生态危机问题
30. 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强
B、各国利益趋于一致
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个小题,每题10分。
31. 农业税在国家税收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发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悖以为生也。”宋代李觐说:“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材料2 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请回答:
(1)材料1反应了哪些特点?
(2)依据上图,指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2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是 、 、
、 、 ,1988年又把 省作为经济特区。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么?
(3)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简述这一格局形成的过程。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胜利之日的邻近,很多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1937年
41.4
12.5
9
6
6
4.8
1948年
53.4
11.7
4.3
4.1
2.1
1.5
材料三 战后,美国的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6%。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表述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2)从一战前到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经济中心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3)从材料二、三的数字中你能看出美国怎样的信息?为此美国产生了怎样的企图?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分析其原因。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