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0 端午节的由来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0 端午节的由来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7 20:36: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40张PPT。第30课 端午节的由来语文版 四年级下册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迄今还保留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一系列风俗习惯。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据说端午节还和一位名人有关呢。让我们品读课文,去了解更多的内容吧!新课导入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难点)目标导学知识备查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文体“楚辞”。
主要作品:《九歌》《天问》《离骚》等。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字词学习【诬陷】诬告陷害。
【名望】好的名声;声望。
【爱戴】敬爱并拥护。
【才干】办事的能力。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悲愤】悲痛愤怒。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1. 说一说端午节的由来?
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课文解读 2.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
(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读第6段,说说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你都了解么? 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边上。 “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         想想屈原为什么悲愤?(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主要是因为屈原的爱国精神。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他却遭到了权贵的诬陷。即使在流放期间,他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联系下文,说说百姓为什么十分爱戴屈原?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人们大声呼唤着他的名字,驾着小船沿江打捞。 “放声大哭”可见人们多么悲痛,“像潮水一样涌……”写出了去救屈原的人非常多,救屈原的心情非常迫切,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读一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你对屈原的感受。 (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
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人们十分想念屈原,甚至梦到他“容颜十分消瘦”,这也是吃粽子习俗的起因。人们为什么会梦见屈原消瘦?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米饭用箬叶裹起来,外面缠上红丝线,再投到水中,让蛟龙鱼虾以为是菱角而不去吃,这样屈大人就能吃到了。 这一句是说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能让屈原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流传到今天,人们已不再往江里投粽子了,但有一些活动依然保留了下来,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课文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才,应该让中华文明在我们手中代代传承。板书设计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听。 拓展延伸 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过年的传说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 “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 巴尔扎克课后题参考答案1.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朗读基调充满着对屈原的爱戴和怀念,语气是赞叹与悲壮的。读屈原爱国的部分时语气是赞叹的,读到屈原遭受陷害及投江自尽的部分时,语气要哀怨悲壮。第5、6自然段读时语气要悲痛哀婉。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参考答案:战国时,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官员屈原遭受陷害,被流放到南方。后来他不愿看到国家灭亡,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开展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活动。流传到今天,五月初五就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3.读读比比,说说哪一句话写得好,为什么。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参考答案:(1)第2句好,因为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多和人们救屈原的迫切心情。
(2)第2句好,因为它写出了想办法过程中的困难、辛苦和不容易,这样描述使句子更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