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卷A(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卷A(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07 20: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华师大七年级下第1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卷A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比某数的相反数大2的数是8,设某数为x,可列方程为(  )
A.﹣x+2=8 B.﹣2x=8 C.﹣x=2+8 D.x﹣2=8
2.下列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如果s=vt,那么v= B. 如果x=6,那么x=3
C. 如果﹣x﹣1=y﹣1,那么x=y D. 如果a=b,那么a+2=2+b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m﹣3(1﹣x)=4的解是x=﹣m,则m的值是(  )
A.﹣7 B.7 C.
4.解方程4(x-1)-x=2(x+)步骤如下:去括号,得4x-4-x=2x+1移项,得4x+x-2x=4+1合并
同类项,得化系数为1,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按照国家规定,所得利息要缴纳20%的利息税,王大爷于2004年6月存入银行一笔钱,一年到期时,共得税后利息540元,则王大爷2004年6月的存款额为(  )
A.24 000元 B.30 000元 C.12 000元 D.15 000元
6.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运算“*”,其规则为则方程程的解为( )
A.-3 B.3 C.2 D.4
7.医疗保险,住院治疗的病人享受分段报销,保险公司制定的报销细则如下表.某人住院治疗后得到保险公司报销金额是1100元,那么此人住院的医疗费是(  )
住院医疗费(元)
报销率(%)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0
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
60
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
80
……
A.1000元 B.1250元 C.1500元 D.2000元
8.已知代数式5x﹣10与3+2x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等于(  )
A. ﹣2 B. ﹣1 C. 1 D. 2
9.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个内部装水的长方体箱子,箱内有一个与底面垂直的隔板,且隔板左右两侧的水面高度为别为40公分,50公分,今将隔板抽出,若过程中箱内的水量未改变,且不计箱子及隔板厚度,则根据图中的数据,求隔板抽出后水面静止时,箱内的水面高度为多少公分(  )
A.43 B.44 C.45 D.46
10.如果等式ax=b成立,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
A.abx=ab B.x= C.b-ax=a-b D.b+ax=b+b
11.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不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2)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一律9折;(3)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一律8折.王波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如果他将这两次所购商品一次性购买,则应付款(  )
A.288元 B.332元 C.288元或316元 D.332元或363元
12.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以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对应a+1.2b+4.3c+9.列如明文1,2,3对应的密文2, 8 ,18。如果接受方受到的密文7 ,18, 15 ,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4,5,6 B.6,7,2 C.2,6,7 D.7,2,2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用“●”“■”“▲”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若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那么“?”处应放“■”   个.
14.七、八年级学生分别到雷锋、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共589人,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是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x人,可列方程为   .
15.如果方程(m+1)x|m|+2=0是表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的值是   .
16.实验室里,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个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高度处连通(即管子底端离容器底5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如图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cm,则开始注入 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
17.现定义某种运算“☆”,对给定的两个有理数a,b,有a☆b=2a﹣b.若☆2=4,则x的值为_____.
18.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实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则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   .
、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9.当n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0?
20.解下列方程
(1)4﹣x=3(2﹣x)
(2) =2﹣ .
21. (1)已知(m+1)x|m|+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
(2)已知(2m-8)x2+x3n-2=-6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22.已知A=2x2+mx﹣m,B=3x2﹣mx+m.
(1)求A﹣B;
(2)如果3A﹣2B+C=0,那么C的表达式是什么?
(3)在(2)的条件下,若x=4是方程C=20x+5m的解,求m的值.
23.阅读材料: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
例如:=1×4﹣2×3=﹣2,=(﹣1)×6﹣3×5=﹣21.按照这个规定,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的值;
(2)计算:当5x2+y=7时,的值;
(3)若=0.5,求x的值.
24.联想中学本学期前三周每周都组织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一次体育活动,全年级400名学生每人每次都只参加球类或田径类中一个项目的活动.假设每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20%改为参加田径类活动;同时每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30%改为参加球类活动.
(1)如果第一次与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人数相等,那么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应有多少名?
(2)如果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不少于200名,那么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最少有多少名?
25.某“希望学校”修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6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3道门(两道大小相同的正门和一道侧门). 安全检查中,对这3道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400名学生,若一道正门平均每分钟比一道侧门可多通过40名学生.
(1)求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降低20%. 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3道门安全撤离. 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问:建造的这3道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为什么?
26.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5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2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5秒时的位置;
(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再过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
(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原点O位置出发向B点运动,且C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一半;当C运动几秒后,C为AB的中点?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考点】方程的定义
【分析】根据数学语言转化为等式即可得解.
解: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得,﹣x+2=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定义,主要是对数学语言转化为等式的能力的考查.
2.【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可得答案.
解:A.如果s=vt,那么v=,故A错误;
B、左边乘以2,右边乘以,故B错误;
C、左边加(2x+1),右边加1,故C错误;
D、两边都加2,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3.【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方程的解
【分析】把x=-m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
解:把x=?m代入得:2m?3(1+m)=4,
解得:m=?7.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4.【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移项可得4x﹣x﹣2x=4+1,因此②错误.
解:4(x﹣1)﹣x=2(x+),
去括号,得:4x﹣4﹣x=2x+1,
移项,得:4x﹣x﹣2x=4+1,
合并同类项,得:x=5,
错误的一步是②.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注意移项要变号.
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率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即税后利息540元=税前利息=利息税,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求解.
解:设王大爷2004年6月的存款额为x元,
根据题意列方程可得:(x?2.25%)-(x?2.25%×20%)=540,
解得x=30000,
则王大爷2004年6月的存款额为30000元.
所以选B.
6.【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
整理得:8 +x=12,
解得:x=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因为报销金额为1100元,根据分段报销,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按60%报销,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按80%报销,设住院费为x元,可得数量关系:超过500~1000元的部分报销的钱+超过1000~3000元的部分报销的钱=110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解:设住院医疗费是x元,
由题意得:500×60%+80%(x-1000)=1100
解得x=2000.
答:住院费为2000元.
所以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根据报销的钱数确定住院费的范围,从而列方程求解.
8.【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移项、合并同类项
【分析】由两代数式互为相反数,则和等于0,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解:∵5x﹣10与3+2x的值互为相反数,
∴5x﹣10+3+2x=0,即:7x-7=0,解得x=1.
故本题选择C.
【点睛】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及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
9.【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公分,抽出隔板后之水面高度为h公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设长方形的宽为x公分,抽出隔板后之水面高度为h公分,长方形的长为130+70=200(公分)
×40+×50=200?x?h,
解得:h=4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10.【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由ax=b,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b,得abx= ,故A错误; 由ax=b,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a(a≠0)才可得x= ,B缺少条件,故错误;
由ax=b,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1)得-ax=-b,两边同时+b得b-ax=b-b,故C错误;
由ax=b,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b得b+ax=b+b,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按照优惠条件第一次付80元时,所购买的物品价值不会超过100元,不享受优惠,因而第一次所购物品的价值就是80元;300元的9折是270元,8折是240元,因而第二次的付款252元所购买的商品价值可能超过300元,也可能超过100元而不超过300元,因而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出两次购买物品的价值的和,按优惠条件计算出应付款数。
解:(1)若第二次购物超过100元?? ,但不超过300元,? 设此时所购物品价值为x元,? 则90%x=252,? 解得x=280;? 两次所购物价值为80+280=360>300,
所以享受8折优惠; ?? 因此王波应付360×80%=288元.??
(2) 若第二次购物超过300元, 设此时购物价值为y元,?? 则80%y=252,解得y=315,??
两次所购物价值为80+315=395, 因此王波应付395×80%=316元.
所以选C.
【点评】能够分析出第二次购物可能有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加密规则:“明文a,b,c对应的密文a+1,2b+4,3c+9.”把7,18,15分别代入这三个式子,计算即可.
解:由题意知a+1=7,2b+4=18,3c+9=15,
解得明文a=6,b=7,c=2,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已知的密文推出明文
、填空题
13.【考点】等式的性质
【分析】设“●”“■”“▲”分别为x、y、z,根据前两个天平列出等式,然后用y表示出x、z,相加即可.
解:设“●”“■”“▲”分别为x、y、z,
由图可知,2x=y+z①,
x+y=z②,
②两边都加上y得,x+2y=y+z③,
由①③得,2x=x+2y,
∴x=2y,
代入②得,z=3y,
∵x+z=2y+3y=5y,
∴“?”处应放“■”5个.
故答案为:5.
14.【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等量关系为: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56人
解: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x人,则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为(589﹣x)人,根据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是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
列方程得, 2x+56=589﹣x.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1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由题意,得
|m|=1,且m+1≠0,
解得m=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 
16.【分析】首先根据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cm求出注水的速度,然后分甲比乙高0.5cm、乙比甲高0.5cm、以及丙中有水的3种情况进行讨论计算
解:∵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
∵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cm,
∴注水1分钟,丙的水位上升cm,
设开始注入t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
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有三种情况:
①当乙的水位低于甲的水位时,
有1﹣t=0.5,
解得:t=分钟;
②当甲的水位低于乙的水位时,甲的水位不变时,
∵t﹣1=0.5,
解得:t=,
∵×=6>5,
∴此时丙容器已向甲容器溢水,
∵5÷=分钟,=,即经过分钟边容器的水到达管子底部,乙的水位上升,
∴,解得:t=;
③当甲的水位低于乙的水位时,乙的水位到达管子底部,甲的水位上升时,
∵乙的水位到达管子底部的时间为;分钟,
∴5﹣1﹣2×(t﹣)=0.5,
解得:t=,
综上所述开始注入,,,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
17.【考点】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根据“a☆b=2a-b”,设||=m,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根据不绝对值的定义,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
解:设||=m,
则m☆2=4,
根据题意得:
2m-2=4,
解得:m=3,
则||=3,
即=3或=-3,
解得:x=-5或7,
故答案为:-5或7.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8.【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可以分别表示报1,3,5,2的人心想的数,最后通过平均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14﹣x,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x﹣12,
所以有x﹣12+x=2×3,
解得x=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属于阅读理解和探索规律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均数的相关计算及方程思想的运用.规律与趋势:这道题的解决方法有点奥数题的思维,题意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从哪下手却不容易想到,一般地,当数字比较多时,方程是首选的方法,而且,多设几个未知数,把题中的等量关系全部展示出来,再结合题意进行整合,问题即可解决.本题还可以根据报2的人心想的数可以是6﹣x,从而列出方程x﹣12=6﹣x求解.
、解答题
19.【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分析】把x=0代入原方程,求出n的值即可.
解:把x=0代入方程得,
+1=+n,去分母得,
2n+6=3+6n,所以n=,
即当n= 时,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已知原方程的解,求原方程中未知系数.只需把原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把未知系数当成新方程的未知数求解即可.
2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解:(1)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解得:
(2)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得:
解得:
【点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系数化为1.
21.【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m|=1且m+1≠0,即可求得m的值;(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2m-8=0,3n-2=1,即可求得m、n的值.
解:(1)根据题意,得|m|=1,且m+1≠0,
所以m=±1,且m≠-1,故m=1.
(2)根据题意,得2m-8=0,3n-2=1,
所以m=4,n=1.
22.【考点】代数式的化简,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1)根据整式减法法则,进行计算;(2)根据C=﹣3A+2B,代入已知式子可得;(3)根据题意可得:﹣20m+5m=80+5m,解关于m的方程.
解:(1)A﹣B=(2x2+mx﹣m)﹣(3x2﹣mx+m)
=2x2+mx﹣m﹣3x2+mx﹣m
=﹣x2+2mx﹣2m;
(2)∵3A﹣2B+C=0,
∴C=﹣3A+2B
=﹣3(2x2+mx﹣m)+2(3x2﹣mx+m)
=﹣6x2﹣3mx+3m+6x2﹣2mx+2m
=﹣5mx+5m;
(3)根据题意知x=4是方程﹣5mx+5m=20x+5m的解,
∴﹣20m+5m=80+5m,
解得:m=﹣4.
【点睛】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把问题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
23.【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分析】(1)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利用新定义变形,整理后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3)已知等式利用新定义化简,计算即可求出x的值.
解:(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40+42=2;
(2)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3x2﹣3y﹣2x2+2y+2=﹣5x2﹣y+2,
把5x2+y=7代入得:原式=﹣7+2=﹣5;
(3)已知等式整理得:﹣3x﹣6﹣6x+2=0.5,
移项合并得:﹣9x=4.5,
解得:x=﹣0.5.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4.【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x名,则第一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为(400﹣x)名.根据每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20%改为参加田径类活动;同时每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30%改为参加球类活动表示出第二次参加球类运到的人数,再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2)在第二次参加球类运到的基础上,根据每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20%改为参加田径类活动;同时每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30%改为参加球类活动表示出第三次参加球类运到的人数,根据题意列不等式求解.
解:(1)设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x名,则第一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为(400﹣x)名.
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x?(1﹣20%)+(400﹣x)?30%
由题意得:x=x?(1﹣20%)+(400﹣x)?30%
解之得:x=240
(2)∵第二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x?(1﹣20%)+(400﹣x)?30%=+120,
∴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为:(+120)?(1﹣20%)+[400﹣(+120)]?30%=+180,
∴由+180≥200得x≥80,
又当x=80时,第二次、第三次参加球类活动与田径类活动的人数均为整数.
答:(1)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应有240名;(2)第一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最少有80名.
【点评】此题主要是正确理解“每次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20%改为参加田径类活动;同时每次参加田径类活动的学生中,下次将有30%改为参加球类活动”这一题意,能够在上一次的基础上正确表示下一次的人数.
2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x-40)名学生,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 (2)我们先求出这栋楼最多有学生,再求出拥挤时通过学生的时间,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1)设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x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x-40)名学生 解方程式 2(x-40+x)=400 得x=120,x-40=80? 答:略 (2)因为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路降低20%,平均每分钟一道正门可以通过120·(1-20%)=96名学生,则一道侧门可以通过80·(1-20%)=64名学生 该楼最多容纳4×6×45=1080名学生,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通过3道门安全撤离需要1080/(2×96+64)=4.2…,小于5分钟 所以 建设的这3道门符合安全规定
【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6.【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分析】(1)设A的速度是x,则B的速度为4x,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设y秒后,原点恰好在A.B的正中间,根据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3)设当C运动z秒后,C为AB的中点,由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求出结论.
解:(1)设A的速度是x,则B的速度为2x,由题意,得
5(x+2x)=15,
解得:x=1,
∴B的速度为2,
∴A到达的位置为﹣5,B到达的位置是10,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答:A的速度为1;B的速度为2.
(2)设y秒后,原点恰好在A.B的正中间,由题意,得
10﹣2y=y+5,
y=.
答:再过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
(3)设当C运动z秒后,C为AB的中点,由题意得
10﹣2z﹣z=(10﹣2z+5+z),
解得:z=1.25.
答:当C运动1.25秒后,C为AB的中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数轴的运用,解答时由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