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莱芜)根据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能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是( )
A.桃花水母 B.始祖鸟 C.森林古猿 D.恐龙
2.(烟台)科学家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结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 B.比较 C.推测 D.分类
3.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A.鸟类和哺乳类 B.鸟类和爬行类 C.鸟类和两栖类 D.鸟类和鱼类
4.(2018临沂)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
6.(2014郴州)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 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7.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的是( )
A.海带 B.葫芦藓 C.蕨 D.向日葵
8.通过比较不同地层、不同年代的化石,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进化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 ______ ,结构越 ______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 ______ 、从 ______ 、从 ______ .
二、提升练习
9.(2018德州)下列对进化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类人猿→人类 B.鸟类→哺乳类
C.鱼类→节肢动物 D.森林古猿→类人猿
10.(2014娄底)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
A.①②⑤④③ B.③④⑤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④②①
11.从生物进化的历程看,狗比鱼更高等.你认为下列做法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 B.将狗和鱼放在一起,看谁吃谁
C.比较狗和鱼的脑,看哪个更复杂 D.比较狗和鱼的生存环境
12.(2017潍坊)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分子生物学证据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验证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的可能性
13.(2014聊城)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3)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14.科学家在某处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化石,其中有三种动物的头部化石保存比较完整.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三种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有食虫的、有食肉的、还有食草的,请回答:
(1)在化石A、化石B、化石C中,(1)形成化石A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2)形成化石B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形成化石C的动物的食性应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15.已知细胞色素C由104个氨基酸组成,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组成的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_.
(2)从上表可以看出,人和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_.人和___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____.
(3)请你按照与人的亲缘关系从近到远的顺序将上述生物排序_________.
《生物进化的历程》 习题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郑氏始孔子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但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其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4.【答案】B
【解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比较、实验等方法。其中,科学观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本题目中,“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应用了观察、测量的科学方法;“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应用了比较的科学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属于科学推测。即通过观察、测量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比较它与霸王龙、剑龙等恐龙的外形特征,科学推测出上述结论。
5.【答案】C
【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
6.【答案】C
【解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7.【答案】D
【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等.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蕨属于蕨类植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因此这几种植物中最高等的是D向日葵.
8.【答案】少;简单低等;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解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9.【答案】D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据分析可见: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由分析可知: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0.【答案】B
【解析】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鸽子属于鸟类,马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蝗虫、鲫鱼、扬子鳄、家鸽、马.
11.【答案】BD
【解析】A、比较狗和鱼的心脏结构,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A不符合题意;
B、将狗和鱼放在一起,看谁吃谁,反应的是动物的食性,从动物的食性上不能反映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方向.B符合题意;
C、比较狗和鱼的脑,看哪个更复杂,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向复杂.C不合题意;
D、每种环境中都有多种生物,生存环境不能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D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A、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发现: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A正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B正确.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
D、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正确.
13.【答案】(1)水;陆地;水生到陆生;
(2)根、茎、叶;输导组织;
(3)化石;低等到高等.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2)在结构功能方面,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出现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而来的.
14.【答案】(1)食肉的;除了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2)食虫的;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上有锐利的齿尖,用于吃虫
(3)食草的;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这是与它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
【解析】与哺乳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哺乳动物的牙齿出分化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在上下颌的中央,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食物.具有犬齿的动物是肉食性的,如狼;具有门齿和臼齿,而没有犬齿的动物是草食性的,如家兔;有些动物虽然具有犬齿,但它们是杂食性的.图示中,化石A、B、C所代表的动物的牙齿出现了分化.
(1)化石A所代表的动物,除了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发达的犬齿,因此是肉食性的.
(2)化石B所代表的动物,虽有犬齿,但不发达,同时其臼齿上有锐利的齿尖,适于吃虫.
(3)化石C所代表的动物,没有犬齿,只有门齿和臼齿,这是与草食性生活相适应的.
15.【答案】(1)越小;
(2)酵母菌;最大;黑猩猩;最小;
(3)黑猩猩、马、鸡、小麦、酵母菌.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0.
(2)通过表格信息可知,人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因为两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 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