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 第一章
科学入门复习
科学入门科学探究的初步概念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和观察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本章的知识结构:一、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的含义?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的答案。金鱼在水中沉浮原理在科技上的应用?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进社会的进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潜水艇二、实验和观察什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实验室里的仪器:试管夹、试管、试管架、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A)、电压表(V)、显微镜、酒精灯等学习科学要学会动手做实验,学会观察和分析。在实验前要熟悉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当凭我们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借助于仪器和工具三、1、长度的测量什么叫测量?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较大的有:千米(km)较小的有:分米、厘米、毫米更小的有:微米、纳米1米=分米10=厘米100=毫米1000=微米106=纳米1091千米=1000米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4个正确)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记正确:数值一定要写明单位。使用刻度尺时还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值。测量长度时还常用到:卷尺、皮尺、声纳、雷达、激光测距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体积的单位:对于固体:主单位:立方米(m3)较小的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对于液体: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换算:1立方米=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0001立方米=升1000=毫升1000000立方厘米=1000000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看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时,量筒应平放在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用米尺量出长、宽、高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排水法四、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热胀冷缩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0C”表示。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最大刻度的温度。2、测量时,手要握住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底。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4、读数时,眼睛应平视,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2、构造特点: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3、优点:可准确到0.1 0C;可离开人体读数4、使用时应注意:一次使用后,再次使用前应先用力甩几下。5、测量范围:35 0C — 42 0C五、质量的测量概念: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不会因温度、形状、状态、地点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单位:主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1吨=千克1000=克10000001克=毫克1000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最常用的是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2)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先放大砝码,再加小砝码,最后移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托盘天平的维护和注意事项:1、注意天平的称量范围。2、砝码不能用手取,应用镊子取,称后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3、防止天平与易潮湿、有腐蚀性物体接触。4、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5、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应放在纸上或烧杯中称。六、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主单位: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时、天、年1时=分601分=秒60停表的使用方法:三按:启动,停止,回表停表的读数方法。七、科学探究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巩固练习:2、下列测量工具中没有“0”刻度的是(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卷尺 D、酒精温度计B1、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今年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侵害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都有一段梅雨季节
C、日本发生了一场强地震
D、近日我市对一批杀人犯进行了枪毙处理D3、下面物体的长度接近4厘米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茶杯的高度B4、?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6吨= 千克= 克;
32.5千克= 克= 吨= 毫克;56005.6x106325003.25x10-23.25x107C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例题精析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o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 oC ,放在教室里的示数为23 oC ,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约是多少?
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引起测量结果是 ( )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确定20摄氏度A 小林和小辉都是初一的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科学入门》后,准备出去观察一下大自然,看看有什么现象值得他们去探究。
一天,他们在地上捡了一块金黄色的金属,小林说这可能是铜,而小辉却说这可能是黄金。这块金属到底是黄金还是铜呢?
仅仅凭眼睛观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林猜想,如果找个质量和这个金属一样大的,再看看体积是不是一样就可以证明他的猜测了。因此,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来验证他的猜测.(1)、称量金属的质量时,天平的示数如下所示那么这块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加砝码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17.4g先10克、再5克、最后再2克(2)、小辉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但他在称量金属时,错把金属放在了右盘而砝码放在了左盘,可他并不知道自己放错了。那他所测的质量是偏大还是偏小呢?偏大(3)、小林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称的金属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她应该( )A.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C.减少砝码质量或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为止D.增加砝码质量或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为止D2、测得质量后,小林要对金属的体积进行测量,金属是一个长方体,小林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这块金属的体积呢?(1)、假如他采用刻度尺来测量这块金属的体积,那么下面四种方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C(2)、小林的刻度尺找不到了,小辉把自己的借给了他,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把刻度尺放在了冰箱里,小明取来测量,最后的测量值将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偏大(3)、测好金属的质量和体积,小林要去找相同质量的铜块,他求助于远在美国的一个好朋友,他的朋友按他的标准寄给了他,问,这块铜从美国带到了中国,质量会发生变化吗? 若铜块的形状不规则,小林该如何测铜的体积呢?(4) 、小林测得铜块的体积,发现与金属数值十分相近,验证了他的猜测,小辉最后测得数值,判定不是黄金,他们对过程和结论进行了交流并相互评价.根据小林和小辉的探究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建立猜测和假设 制定计划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3、一天,小辉不小心着凉发烧了,小林拿着体温计去给小辉测体温,体温计上次测了是38.5℃后没有甩过,而这一次,小林用酒精棉球一擦没甩也就给小辉测了,结果测得小辉的体温为38.5℃.问小辉的体温是38.5℃吗?小林的方法有错吗?如果有错,错在哪里?假如甩了后再测示数如下,则小辉的体温为________37.6℃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