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前551—前479) “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最重要、最巨大作用的是孔子。”
——张岱年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2007年12月20日,作为非洲首家孔子学院的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迎来了两周岁生日。 2007年3月14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在澳大利亚境内成立的第三所孔子学院。 一、开创儒家思想1、核心内容秩序爱人 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
礼有仁无 ——矛盾激化
礼无仁有 ——尊卑模糊 “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一、开创儒家思想2、主要背景深受礼乐思想影响;与礼乐思想相始终出身讲学学习为政周游列国整理典籍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阶级矛盾尖锐;人际关系紧张二、进行教育教学革新“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成人”“君子”三、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影响1、对中国(1)思想:“六经”
(“五经”)前朝思想文化的总结后世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2、对世界(2)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之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1)亚洲:儒家思想成为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儒家文化圈”)(2)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
——伏尔泰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者。”●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过犹不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朱熹《论语集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孔子说自己15岁时就立志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30岁时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40岁时已经成为知者;到了50岁、60岁,孔子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了;
70岁时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自然而然正确,这是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1985年)所列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 培根
柏拉图 牛顿
亚里士多德 达尔文
托马斯·阿奎那 伏尔泰
哥白尼 康德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出生于斯塔吉拉求学于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受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老师重返雅典创立吕克昂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逝世17岁37岁赴阿塔尔尼亚进行广泛研究41岁49岁61岁62岁二、亚里士多德的伟大贡献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对五百多种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是胎生的,并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在《物理学》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简单演绎推理(“三段论”)创办“吕克昂”学园和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过度、不及和中间)看得见的是贡献,看不见的是精神。◇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不畏权威(“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追求人的理性(“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参与政治、服务社会(“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东、西方两位先哲的比较之一(1)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2)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
(3)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著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
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东、西方两位先哲的比较之二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北方小驹”和“学园之魂”●阿塔尔尼亚的博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察使后来的研究者大为敬佩。例如,他认识到鲸类动物的哺乳类特点,这一事实直到16世纪才得到重视。他区别了软骨鱼和硬骨鱼,并且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它们。他细心地描写了小鸡胚体的发展,发觉在鸡蛋生下的第四天,鸡心像蛋白中的一滴血液,跳动着和运动着,宛如充满了生命。他出色地描述了反刍动物胃室的四壁。……他对蜂的习性(尽管不是对其结构)有绝妙的描述。他对哺乳动物的脉管系统描述得很好,尽管包含着一些至今不可思议的特点。”
——W·D·罗斯《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散步的哲学家”(逍遥学派) 公元前35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建立了吕克昂学园(即“Lyceum”,光明之神)。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及其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每天上午给高级班学生讲授科学技术,下午对一般听众发表常识性讲演。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里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散步的哲学家”,而以他为核心形成的派别被称为“逍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