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7 21: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明朝著名的科技著作有哪些? 一、科技名著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
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
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
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
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1)内 容: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意 义:记载了药物
收录药方;
附有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1800种;11000多个1100多幅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宋应星明末科学家《天工开物》(1)内容: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2)意义: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徐光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农政全书》(1)内 容:(2)意 义: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1)目的:(2)起止地点:(一)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秦长城嘉峪关鸭绿江临洮辽东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十分坚固。辽东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宫城皇 城
外 城故宫平面图故宫鸟瞰图总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永远的辉煌北京城和紫禁城 “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81颗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5条脊、檐角兽饰9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水浒传》主要内容《西游记》《三国志通俗演义》价值成书
时间作者书名罗贯中元末
明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元末
明初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明朝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明朝小说一览表三、小说和戏剧小说:1、戏剧表演——明朝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汤显祖——《牡丹亭》戏剧: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C2、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D3、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A4 、《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它一问世,便“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施耐庵 D.吴承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