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7 21: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在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纯真的刻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以及美好情感。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美景图,学生欣赏。
师:大自然总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甚至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所以有一个人面对大自然发出这样的感叹——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板书课题)
不改变原意,文题中的逗号可以用哪些文字代替?(是我)这里的我具体指的是谁呢?(宗白华)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以美学家的眼光,哲学家的思想,诗人的笔触结合而成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景物、想象、情感等即可。)
2.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找出依据。
3.找出作者在每个时间段,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所产生的特殊感受。(师引导生总结,师板书)
时间 景物 感受
小时候 云、 湖山 幼稚幻想
少年时 奇异的梦
青年时 海、万山小城 诗情画意
明确:所见之景是实写,所生之感是虚写。(渗透写作方法)
三、深入品读,交流感受
(一)学习第一段
1.作者见到云联想到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指点学生朗读,要读出层次感,读出想象的美感。
指三名同学读。师生共评。
师:小时候的作者除了喜欢一个人躺在石头上看云,还喜欢和小伙伴们出去郊游,尤其是到了夜晚,大自然又让他有了特殊的想象。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想象的句子,读出特殊作者的感受。
师范读,小组之间比赛读。
3.你也有过如此入情入境的时刻吗?说一说。(练说)
(二)学习第二段: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对大自然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当作者到了少年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作者有了哪些奇异情感呢?
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第3自然段内,有时间,也有作者的感受,但没有具体写出所见到的大自然的美景,结合你现在的年龄,替作者添补上他所见到的景物。说说你的奇异的幻想。(练写)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段:(多媒体展示问题)(合作交流)
(4自然段),找出景物,画出感受,并理解,“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的意思。
(5自然段),找出景物,画出感受,并理解,“初春的地气,在山水里蒸发的较早,举目都是浅蓝深黛;湖光峦影笼罩得人仿佛也成了一个透明体。”
(6自然段),找出想象的句子,并理解“一个长期的微妙的音符”是什么意思?
(7自然段),说一说 “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师小结: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朦胧之爱,还是诗化的情感,我们都看到了作者对自然感受不断发展的心灵进程。但是从始至终,有一种情感始终未变,那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总是让我们惊叹与震撼,它是心灵的家园,美的源泉。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的诗《我生命的流》。
四、朗读课文,背诵佳句
1.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比赛背诵。
板书设计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时间 景物 (实) 感受(虚)
小时候 云、 湖山 幼稚幻想
少年时 __________ 奇异的梦 热爱、赞美
青年时 海、万山小城 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