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2.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
3.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4.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
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
5.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惯性
7.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这过程中关于消防队员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拨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匀速上升时,速度越快,所受拉力越大
C.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
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
10.一个球沿斜面匀速滚下,图中关于该小球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小
B.从刷毛弯曲的方向可以判断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13.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甲车 B.乙车 C.两车都是 D.两车都不是
14.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包含着物理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15.下列交通警示标语与惯性无关的是( )
A.雨天路滑,车辆慢行 B.请保持好车距
C.切勿酒后驾车 D.请系好安全带
16.力F通过一个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拉着M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的示数为10N,如图所示。若在M上加放一个物体m,在绳自由端施加力F′使M和m向左匀速运动,则( )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1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D.力F′的大小为10N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反。
18.水平抛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由于 仍然前进;由于受到 的作用,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最终落到地面;落到地面后把地面砸了个小坑,这说明力可以 ;如果离开手后,铅球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铅球将作 运动。
19.一般情况下,一个物体会受到多个力同时作用,而且有时候,这几个力能相互抵消,那么这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 ,相当于物体 。这时候,我们称这几个力达到 ,此时物体处于 ,也即 。
20.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有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N。
三.作图题(共3小题)
21.如图所示,一瓶镇江香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22.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请画出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23.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请在图乙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4.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将重5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体,当F增大到1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F增大到2N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4N,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N.小华同学在实验完成后认真思考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了探究,该装置相比于甲图所示装置具有 优点(写出一点即可),实验中,用F=5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木板A,物块B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则B受到的A的摩擦力为 N,若使木板A做加速运动,则B所受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小琪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发现,不蹬脚踏时,自行车也能向前行。小琪思考: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她将思考的问题告诉了同学小红,两人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车和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车和人的初速度有关;
猜想三: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她们两人合作利用圆柱形空瓶、木板等器材设计了图20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时将瓶子P从斜面上滚下,进入水平桌面时获得一定的速度,然后瓶子在水平木板上滚动一段距离停下。
(1)为了验证猜想一,她们第一次用空瓶,第二次在瓶里装满沙子,这样改变了质量,先后让瓶子从斜面上 无初速滚下,测出瓶子在水平木板上滚动的距离都为s,她们使用的实验方法叫 法。根据实验结果,她们认为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她们应该通过改变 来改变瓶子到达木板的速度。
(3)后来她们又在木板上铺了棉布做了三次,几次实验记录了如右表的一些数据。由表中数据可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水平上滑行的距离与 、 都有关系。
序号 接触面 高度h/m 水平距离s/m
1 木 板 0.10 0.50
2 木 板 0.20 1.00
3 木 板 0.30 1.50
4 棉 布 0.10 0.30
5 棉 布 0.20 0.60
6 棉 布 0.30 0.90
(4)小刚看到她们实验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小刚认为,物体的初动能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就越长。根据小琪、小红的探究的结果,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
26.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小卡片容易扭转
(4)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将钩码直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 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7.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g=10N/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C
3.C
4.D
5.C
6.D
7.C
8.D
9.D
10.B
11.A
12.C
13.B
14.B
15.C
16.C
二.填空题
17.阻碍;相对运动。
18.惯性;重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匀速直线运动。
19. 0;不受外力;平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20. 0;12。
三.作图题
21.
22.
23.
四.实验探究题
24. 1;2;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2.8;不变。
25. (1)同一高度;控制变量;不正确的;
(2)瓶子在斜面上的高度;
(3)接触面;高度;
(4)不正确;动能只是影响滑行距离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要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这一问题。
26.(1)钩码个数;不考虑;(2)旋转;(3)C;(4)竖直方向; 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五.计算题
27.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
(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0N;
(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