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02 14: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四鼓冬冬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日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明代官员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请问:为何“我朝罢相”?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活动探究:
自秦始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便,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读史感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如何看待宰相制度的?明太祖认为“稳便”的办法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他的做法?①丞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1)原因: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结果:“内阁”
应运而生设内阁b.内阁的形成和发展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正式设立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内阁首辅权力膨胀“部权尽归内阁”a.创立原因“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内阁首辅==宰相?材料一:万历40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授之西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思考探究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探究思路(3)内阁的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2、特务机构的设置东厂
西厂
锦衣卫宦官专权后患无穷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皇太极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努尔哈赤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关。
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它决策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皇太极康熙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努尔哈赤康熙(2)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皇太极康熙雍正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努尔哈赤雍正(3)设立军机处军机处a.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军机处a.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c.特点:简、速、密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跪受笔录,承旨遵办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b.职能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三 、清朝的边疆政策1.重视处理
 好民族关系(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 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 族的上层分子。(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洪武十五年置麗江府。十六年,蠻長木德來朝貢馬,以木德為知府……十八年,巨津土酋阿奴聰叛……時木德從征,又從西平侯沐英征景東、定邊,皆有功,予世襲……萬曆三十一年,巡按御史宋興祖奏:「稅使內監楊榮欲責麗江土官退地,聽採。竊以麗江自太祖令木氏世官,守石門以絕西域,守鐵橋以斷吐蕃,滇南藉為屛藩。今使退地聽採,必失遠蠻之心。卽令聽諭,已使國家歲歲有吐蕃之防;倘或不聽,豈獨有傷國體。」疏上,事得寢。
  三十八年,知府木增以征蠻軍興,助餉銀二萬餘兩……四十七年,增復輸銀一萬助遼餉。泰昌元年,錄增功,賞白金表裏,其子懿及舍目各賞銀幣有差。天啟二年,增以病告,加授左參政致仕。五年,特給增誥命,以旌其忠。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云。
——明史卷三百十四 列傳第二百二 雲南土司二 知识网络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明清(顶峰)四、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直接影响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抵御外来侵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加强民族交流、中外交往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②另一方面,它在政治统治的腐败,思想文化的控制,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③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抵御外来侵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加强民族交流、中外交往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②另一方面,它在政治统治的腐败,思想文化的控制,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③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
④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强化,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2、深远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