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件 (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件 (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9 15:02:50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早年投资实业。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请思考:
(1)他们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实业当中?
(2)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的近代实业家是否实现了他们的强国梦?为什么?主题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思考】下面张裕酿酒公司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提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892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立。1896年,从欧洲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05年,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竣工。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主要原因)2.表现:
(1)民族资本总额增加;
(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客观条件)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材料 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促成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提示:
有利:地方实业派官员倡导办实业。
不利: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思维点击】根据材料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人说,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出现了第一次发展机遇。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同意。因为:
(1)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这时期民族企业的数量、投资额和分布地区都有大的增加或拓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3)这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积极探寻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从根源上看,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保证。【思维点击】【合作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上图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特点: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数量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政治影响
(1)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在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进行革命活动。
(2)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转型奠定基础。【拓展延伸】1. (2017·全国卷Ⅲ)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19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最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民主革命思想还没广泛传播
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对点训练】DD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短暂。【思考】观看视频,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是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有何特点?主题二 短暂的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主要原因)(5)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表现:(1)厂矿企业增多;(2)投资总额增加;(3)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3.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只是“短暂”发展呢?从“短暂”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思维点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多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合作探究】依据史料,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提示:(1)特点:以发展轻工业为主;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力;工业增长迅速。
(2)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推出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归纳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分布范围扩大、发展速度空前;(2)自身发展失衡,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5)发展时间短暂,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3)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不可能独立发展;(4)与封建经济相比,不占主导,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拓展延伸】张謇主张:“实业救国”;荣宗敬论述过“实业救民御侵略”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提示:不能。
原因: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启示: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短暂
春天。当时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是(  )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冶金业和汽车制造业
C.造船业和钢铁工业 D.化学产业和钢铁工业
2.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量示意图,数据表明( )

A.列强卷土重来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对点训练】AA提示:抗日战争期间,民族企业受到空前残酷打击。【思考】下列图片说明什么问题?主题三 曲折的发展遭日军洗劫后马尾船厂几乎成废墟 新的春天最终归宿(1949 —1952年)(1953 —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采取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使其恢复和发展 。(1)原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结果: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来临。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
请回答:“当年艰难辛苦而去”的原因是什么?“去”向何方?“今日倾家荡产”指什么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原因: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洗劫破产。
去向:民族工业大量内迁到大西北、大西南。
现象: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原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美国的经济侵略【思维点击】材料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合作探究】依据材料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合作探究】结合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谈谈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1)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2)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③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归纳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1)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2)它促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3)它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拓展延伸】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启示提示:(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只有民族独立,中国的近代化才有出路。
(2)善于抓住和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保证资金充足,国家要大力扶持。
(4)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科教兴国。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特点是( )
A.停滞不前  B.曲折发展
C.顺利发展 D.快速发展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
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对点训练】BAIAGCDBFEHJK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获得新生迅速萧条1.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  )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政策的改变D2. 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C3.(2018?海南高考?T9)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
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
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
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
这个决议意在( )
A.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A4.茅盾在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写道:“1948年,
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
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
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A【学思之窗】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提示:(1)迅速发展的原因:①中华民国的建立,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大大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②1915年,中国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
(2)很快衰落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本课测评】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提示:(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民族工业日益萎缩。(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压榨,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学习延伸】阅读上表,请说出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提示:(1)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
(2)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胜利,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1915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
④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前往抢购日用品……=不灭的信心是通向成功彼岸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