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复习
1、列举唐朝农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2、唐都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
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3、被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4、“合同为一家”是指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哪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5、诗仙是 ,诗圣是 。
曲辕犁和筒车
长安
唐太宗
唐与吐蕃、文成公主
李白
杜甫
美国华盛顿
新加坡
日本
澳大利亚
法国巴黎
英国伦敦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Chinatown),是华人在其
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
1673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
“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
今且长十里矣。”
你知道唐人街的来历吗
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1.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社会环境安定
3.对外交通方便
4.开放的对外政策
(最主要原因)
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
目 录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玄奘西游
探究: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僧人
僧人
日本
天竺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结伴
独行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文化
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目的 独行还是结伴 途中遭遇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鉴真和玄奘身上有哪些
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项也。
1.这句话反映日本对唐朝持什么观点?
2.日本是怎么做的?
重视中国的一切
派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等十多批使团来中国。
遣唐使
遣唐使
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
一次在838年。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
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
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约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日本遣唐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知识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鉴真东渡
鉴真
(688~763年)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
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
鉴真东渡
时间:
经过:
目的:
影响:
唐玄宗时期
六次东渡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鉴真东渡的贡献
鉴真带去大量的书籍文物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
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商界的始祖
鉴真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明珠
唐招提寺
鉴真
返回
1.新罗位于________半岛
2.新罗与唐朝交往的相互影响有哪些?
朝鲜
(1)新罗对唐朝的影响:
A 物产居唐进口首位
B 朝鲜的音乐广泛流传于中国的宫廷和民间
(2)唐朝对新罗的影响:
A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拔人才
B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
韩国古观星台
崔致远
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
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
返回
玄奘西行
玄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
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
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玄奘西行
1、玄奘西行前往的是哪个国家?
2、玄奘西行的交通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
3、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
天竺(印度)
具备,丝绸之路。
学习佛教,带回大量佛经,口述完成《大唐西域记》。
玄奘西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玄奘取经图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
玄奘题名石佛座
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依据的是《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
1、师徒四人都是虚构的吗?
2、唐僧去往的西天在哪里?
3、唐僧最终到达的大雷音寺真的存在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