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08 18: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常见的碱
一、填空题
1.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
(1)氢氧化钠之所以俗称火碱、烧碱或苛性钠,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性。
(2)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而发生潮解,同时它也会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反应而变质。
(3)氢氧化钠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碱,写出它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易_________________,可作干燥剂。
2.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化学式为Ca(OH)2,其水溶液是石灰水,具有腐蚀性。
3.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
化学式
HNO3
Ca(OH)2
S
类别
A.非金属 B.酸 C.碱
4.写出与下列事实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2)用石灰浆砌砖、抹墙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露置存放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不能跟石灰水反应的是( )
A.三氧化硫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 D.盐酸
6.下列各种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火碱,烧碱,NaOH
C.铁锈,氢氧化铁,Fe(OH)3 D.生石灰,石灰水,Ca(OH)2
7.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干燥的是( )
A.SO2 B.HCl C.CO2 D.CO
8.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9.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
10.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下列物质,向烧杯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OH稀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澄清石灰水 D.燃烧着的蜡烛
1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1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能去除油污,可作厨房的清洁剂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15.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CuSO4溶液、NaOH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D.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1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17.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综合题
18.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_________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
(1)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______________。
A.蓝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
(2)已知,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
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想通过如图1-4-4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__________,只要出现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
A.SO2+CaCl2+H2O===CaSO3↓+2HCl
B.SO2+2NaOH===Na2SO3+H2O
C.Na2SO3+CaCl2===CaSO3↓+2NaCl
D.H2SO3+2NaOH===Na2SO3+2H2O
参考答案
1.(1)强烈的腐蚀 (2)水 CO2 (3) FeCl3+3NaOH===3NaCl+Fe(OH)3↓ (4)吸水
解析: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都取自它有强烈的腐蚀性;NaOH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碱,因此它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可溶性。氢氧化钠具有碱的通性,如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可溶性的铁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等。
2.熟石灰 消石灰
3.B C A 解析: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钙属于碱,硫属于非金属单质。
4.(1) Ca(OH)2+ CO2===CaCO3↓+H2O
(2)Ca(OH)2+ CO2===CaCO3↓+H2O
(3)2NaOH+CO2===Na2CO3+ H2O
5.B 解析: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不会反应。
6.B
7.D 解析:CO既不与H2SO4反应,也不与NaOH反应。
8.C 解析: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也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都要密封保存。
9.D 解析:本题中的溶液是两种碱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因而不能区分。氯化铜溶液都能与两种碱溶液发生反应,都产生蓝色沉淀,不能区分。二氧化碳能与Ca(OH)2反应产生CaCO3沉淀,二氧化碳虽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硝酸钠不与两种碱溶液反应,不能区分。
10.A
11.C 解析:题述四种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碳酸钙、氯化钠不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浓盐酸因挥发出氯化氢,质量减小;氢氧化钠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质量增大。
12.D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变大,发生了化学变化。浓盐酸、浓氨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小;氯化钾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13.C 解析: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错误。
14.C 解析:氢氧化钠属于碱,易溶于水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碱性物质可以除油污;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作为干燥剂,但是由于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因此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起到中和作用。
15.A 解析: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A符合;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无色溶液,B不符合;紫色石蕊试液与酚酞试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C不符合;“雪碧”饮料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无明显现象,D不符合。
16.C 解析:小白鼠所在的试剂瓶与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以及U形管的左侧是连通的,小白鼠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减小,U形管的A端液面升高,B端降低。
17.D 解析: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装置甲、乙除去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装置丙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即使装置丙不遮光,也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使光合作用很弱,产生的氧气非常少,因此,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8.(1)红 (2)Ca(OH) 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氢氧化钙属于碱,所以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Na2CO3=CaCO3↓+2NaOH。
19.(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3 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Ca(OH)2+CO2===CaCO3↓+H2O
(4) CO2能和NaOH反应
20.(1)D (2) H2SO3溶液的酸碱性 pH小于5.6 (3)A
解析:测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度必须用pH试纸;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5.6”可排除CO2溶于水形成酸雨的可能,只要证明SO2溶于水生成的溶液呈酸性即可;CaS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但SO2不能和CaCl2反应生成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