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水稻、茶树、棉花种植技术提高和
发展区域变化。
2、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业技术提高和
发展区域变化。
3、商业:都市、海外贸易发展和纸币出现。
二、经济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先进
技术、生产经验和大量劳动力。
2、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政治因素:北方战乱颗繁,南方相对安定
4、政策倾向:宋代统治者政策推进
三、经济发展的结果: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温故知新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
北
朝十六国吴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朝明朝清朝581年-589年- 618年618年---907年温故知新辽916-1125年阿保机(契丹族)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金1115年阿骨打(女真)南宋1127年赵构温故知新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新课
导入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人教版
教育部审定
2016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马背上的民族)。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统一前的蒙古情况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________统一了蒙古草原。
_____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06铁木真2、蒙古草原的统一:相 关 史 实: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东海海南河黄大江江龙黑斡难河鄂嫩河大翰耳朵中都临安中兴银川北京杭州温都尔汗西南金部等蕃吐南京蔡州襄阳长江开封厓山蒙古的兴起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蒙古灭西夏西夏元昊(党项族)1038年——1227年蒙 古西 夏大理金南 宋吐蕃诸部蒙古灭
西夏
(1127)成吉思汗陵从1205年-1227年间,蒙古军三次进攻西夏。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2、蒙古灭金金阿骨打(女真)1115年——1234年二、蒙古灭西夏与金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蒙 古大理南 宋吐蕃诸部蒙古灭
金
(1234)金西 夏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3、蒙古和南宋的对峙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蒙古军队作战,往往是凭借精锐骑兵打围歼战。南宋军队在野战中难以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因而加强长江防御体系,在守城战和防御战中与蒙军较量。蒙军在攻打城市时经常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损兵折将。如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率军攻打合州,5个月未能攻下。交战中蒙哥被宋军的矢击中,伤重而死。相 关 史 实:轻装备骑兵移动速度每日可达70千米蒙古轻骑兵与重骑兵 骑兵一人六马,可轮番换乘,提高推进速度。关键时刻马血可饮,马肉可食,马骨可以做箭头。蒙古帝国无敌的蒙古骑兵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占领了除日本、东南亚、南印度和西欧以外的整个欧亚大陆,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新政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2、元朝的建立及迁都:1271年改国号为元忽必烈(元世祖)大都1272年迁都时间:建立者:都城:3、元灭亡南宋南宋赵构1127年——1276年4、文天祥、陆秀夫抗元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5、元朝统一全国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6、元朝的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忽必烈1、成吉思汗(1206-1227) 拖雷监国
(1227-1229)2、窝阔台汗 (1229—1241) 乃马真后监国
(1241-1246)3、贵由汗 (1246-1248) 海迷失后监国
(1248-1251)4、蒙哥汗(1251-1259)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的创始皇帝,他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1260—1294年。蒙古(元)元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灭西辽、西夏和金,招降吐蕃,征服大理。元世祖忽必烈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陆秀夫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是南宋抗战派大臣,南宋灭亡后,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被俘后,先后写下
____________。《过伶仃洋》《正气歌》知识拓展: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问 题 思 考: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一方面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莫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蒙古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蒙古族的兴起
2、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
3、发展:蒙古军先后灭西夏、金,形成与南
宋政权的对峙之势。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中原制度文化
2、建立:改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北京)
3、统一: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并完成
全国统一。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
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
小结本课小结吐蕃
1246金
1234西夏
1227南宋
12761271蒙古政权
1206年元朝大理
1258元朝统一全国课 后 活 动:1、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生活。
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阜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忽必烈继承汗位
南宋灭亡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铁木真统一蒙古
西夏灭亡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
西夏灭亡(1227年)
蒙古灭金(1234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1260年)
元朝建立(1271年)
南宋灭亡(1276年) 课 后 活 动:1、元朝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王朝。
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元朝疆域图唐朝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