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6.3《测量密度》课件(新版)教科版(共22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6.3《测量密度》课件(新版)教科版(共22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09 00: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3. 测量密度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
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3.能较熟练的利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
和液体的密度.间接测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测量原理所需器材设计步骤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等测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较小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1.实验原理2.测量仪器:天平、量筒3.测量对象:1. 测木块的密度
讨论:怎样测漂在水面上的木块的体积?  用细线把木块与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水底(助沉法),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 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个如火柴盒大小的印章,四周和上端都有浮雕.考古人员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材料.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有一点需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用的量筒.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解:(1)算出物质的密度后,需要对照密度表查出是什么物质.
(2)这枚印章放不进常见的量筒或量杯,但可以用量筒间接测它溢出水的体积,就是它的体积.
(3)器材:天平(含砝码),能放进印章的烧杯,水槽
操作:用天平测出印章的质量m,将剩满水的烧杯放在水槽中,小心将印章放进烧杯中,使水溢出,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V水,即得印章的体积V.
数据处理:印章密度ρ=m/v=m/V水,查密度表对照,可以初步确定它是什么材料.溢水法:1. 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 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量.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等体积法:
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 1.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
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A解析: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2. 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A解析: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根据ρ=m/V求出密度,所以实验中没用的步骤为: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3. 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刻度尺、天平和砝码A解析: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4.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B1.测液体密度的方法是:
①测出烧杯连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
③测出剩下的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2;
④计算其密度为:(m1-m2)/V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是:
①测出其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
③将物体用细线系住轻放入(或按入)水中,读出示数V2;
④计算待测物体密度为:m/(V2-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