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案+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8 16:37:47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1课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个子目来体现主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状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西藏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前提,它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整册教材的开篇之课,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的文字,分析其历史含义,进一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内含,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在大家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学生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
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承前启后,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简介会议召开的背景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2.会议概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一下问题:
(1)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此次会议的目的?
(3)出席会议的有哪些人?
(4)会议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上述问题: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3)出席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多人。
(4)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④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⑤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⑥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⑦采用公元纪年;⑧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整理材料的能力。
介绍《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划分历史分期。
3.会议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二)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后,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请大家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答案。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激动人心的开国大典开始了,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节选。概括典礼的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话语、议程、意义。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学生回答: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2)人物: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首都30万军民。
(3)重要话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议程:升国旗、奏国歌、放礼炮、讲话、阅兵。
(5)意义: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了。
◆思考:为什么54门大炮齐鸣28响?
【设计意图】明白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过艰难险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不易。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讨论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
(1)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
◆阅读课本,归纳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
◆学生回答:
(1)西藏宗教领导人表示拥护中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2)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2.经过
◆设问: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平解放的?
◆学生回答: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
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本课总结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也是现代史的开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建构建了良好的开端,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点比较多,但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在讲授时,可以多利用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在具体的上课环节中,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过程比较感兴趣,但课本上介绍的不够全面,可以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更多的介绍和细节展示,使其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本节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件18张PPT。 在大家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屈辱史、血泪史、抗争史、探索史……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背景:(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
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会议概况:时间:
地点:
目的:
人物:
内容:1949.9北平各方面代表通过了…选举了…决定了…决定了…一个文件筹建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的作用——
相当于临时宪法1.一个文件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2.一个委员会3.一个主席 《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4.一首代国歌 5.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6.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7.采用公元纪年
还有?……8.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解放战争时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内容:(8个一)①一个文件—④一面国旗—⑤一首国歌—⑥一个首都—⑧一座纪念碑—⑦一种纪年—③一个主席—②一个委员会—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二、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 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首都30万军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泽东宣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礼炮齐鸣-宣读公告 -阅兵式-群众游行时间:
地点:
人物:
重要话语:
庆典议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阅读课本归纳(1)西藏宗教领导人表示拥护中共和中央人民政府,
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2)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面向西藏进
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经过:阿沛·阿旺晋美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
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的标志 3.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