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3、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4、对比阅读初步了解古文的精炼和节奏。二、学习重难点:1、精读晏子和楚王阵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2、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3、结合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的含义。三、学习过程:(一)巩固基础知识1.小组长汇报“课前预习”检查情况。2.老师根据学情进行点拨,梳理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3.当堂练写生字。(二)交流背景资料1.小组交流个人课前收集的背景资料,限时2分钟。2.小组轮值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三)合作探究课文,解决学习重难点。1.讨论主题:结合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这两个词语的含义。2.具体方法:根据以下设计的问题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解决疑问。第一回合较量1.默读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线画出晏子的辩驳。2.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没有“想了想”,而是“看了看”就对接待的人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这句话言下之意是:如果(),那么()。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回合较量1.默读第四自然段完成,用横线画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线画出晏子的辩驳。2.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被派到这里来了。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3.在这段话中有三次有关“笑”的描写,从这三次“笑”中你体会到什么?4.后人在这段话中引申出三个成语,请画出相应的句子。5.我能和同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第三回合较量1.默读第五自然段完成,用横线画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做法,用波浪线画出晏子的辩驳。2.在文中划出含有水土不同的两句话。并理解:第一个水土不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水土不同是指____________。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3.我从“面不改色”这个词体会到____________。4.对比阅读古文: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四)总结拓展1.事情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从“不敢不”我体会到了什么?2.解决问题:结合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语的含义。(五)作业晏子圆满完成了使楚任务,当他回国面见齐王时,会怎样向齐王汇报这次的出使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