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
小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课 重重叠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物体的重叠所带来的美感。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重叠的方法,会用一种或者两种重叠的排列方法绘画。制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物体的重叠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重叠的方法,会用一种或者两种重叠的排列方法绘画。制作。
教具准备:水果,卡纸,胶水,剪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拿出一个盘子,按前后顺序将水果搭建在盘子上?
学生回答:水果
教师:请注意你看到了几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重叠的方法。从无形中了解排列,渗透排列法,顺便提出,一定要爱整洁,才会使生活越来越美。
2、板书课题:第二课:重重叠叠。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欣赏生活中的重叠现象。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讲解排列的方法。(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上面、前面,后面,都为重叠。)
2、让学生观察重叠后的物体的形状,根据观察提问题。教师提示:一部分被遮挡住了。
3、教师示范重叠的画法。学生一起练习。
4、加强练习。教师让几名学生在课堂上摆放水果,摆的有规律的奖励水果一个。
5、学生根据摆放的水果画画。
6、拿出准备的卡纸,教师展示卡纸的重叠制作方法。
7、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练习绘画或制作。(避免学生选择困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一分钟内决定自己的方法。)
三、制作绘画练习
1、学生继续制作。
2、教师指导。
四、评价
1、小组讨论,评出自己的小组的优秀作品。小组上课堂上展示。
2、教师评价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重叠的表现方法,重叠的美感,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