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祖国统一大业浙师大附中 陈小伟第一篇章 歌曲联唱与诗歌朗诵 你能例举出哪些如《七子之歌》之类表达作者热爱祖国、渴望祖国统一、民族强盛的思想感情的歌曲或诗歌?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余光中 《乡愁》于右任 《望大陆》…………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第二篇章 视频欣赏胡连会胡宋会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胡四点 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 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对台政策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中获得通过; 1981年,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具体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2)实行“两种制度”;
(3)在台港澳地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外交事务和防务外);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请思考:
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强占的?
中国政府又是如何收回香港主权的?
中国政府能够收回香港主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视频 请思考:
香港是如何被英国强占的?
中国政府又是如何收回香港主权的?
中国政府能够收回香港主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842年《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 “新界”香港问题的由来: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问题的解决: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问题的解决: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江泽民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物品,并通过贿赂地方官吏,得以入居澳门。澳门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1887年,《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 。 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1999年12月20日,历经400多年沧桑的澳门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大海是最古老的历史见证,
他在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
两岸同根相连,
同属一源,
同承一脉,
同为一体,
血脉相连。
台湾岛,
炎黄子孙梦牵魂萦的地方!
第三篇章 知识竞赛基础知识题能力提高题知识拓展题1、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文件中。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___地区问题开始的.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得以运用并成功
。5、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告台湾同胞书》台湾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反分裂国家法》1999年12月20日基础知识题能力提高题洗雪百年屈辱今朝知识拓展题一统华夏共盼九州附加题大业祖国统一问题探究: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中华民族还面临着哪些挑战?你能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几点具体建议?谢谢指导!!!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丘逢甲在1896年写的诗《春愁》,表达了诗人愁绪难排,潸然泪下的思想感情,甚是感人。
请问是什么原因使诗人愁绪难排,潸然泪下?甲午中日战争后签定《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谈话
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请问“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政治和法律方面享有的自治权不包括: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立法权江泽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又带来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崭新局面,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香港回归祖国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请问英国是如何强占香港的?1842年《南京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视频 请说出这部影片的名字及所涉及有关祖国统一问题的具体史实?《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强占香港岛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后的新闻公报中,国共两党再次呼吁共同“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请问三通所指的是?通商、通航、通邮 《澳门》是闻一多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诗人以拟 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 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以下不属于七子之列的是
A、香港岛 B、威海卫
C、胶州湾 D、九龙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请说出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 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台湾问题是( )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A、中国内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甲午战争??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三国首脑当年发布的这份重要国际性宣言,已成为之后半个多世纪里国际社会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份权威性法律文件,发挥着恒久的法律效力。请问这分法律文件的名称是? 《开罗宣言》 香港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飞速成长,主要是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地资本和技术,利用本地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请问亚洲四小龙是指?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历史的瞬间往往会产生永恒,但历史不会停留于瞬间;升发于两岸同胞的美好愿景,必将连接起海峡两岸的彩虹。 两岸同胞是骨肉兄弟,是一家人,尽管历尽悲欢离合,但改变不了的是我们共有的中国心,割舍不断的是我们之间的血脉情 两岸系出同源,流相同血液,显示出“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