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11 06: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一、单选题
1.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2.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高度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C.?坚持民族平等??????????????????D.?加强民族团结
3.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改革开放政策???????????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
4.以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内容:“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B.?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5.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平等D.?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 )
A.?实现民族平等??????? ??B.?发展民族经济?????????
C.?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D.?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利
7.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政教合一的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特别行政区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根据“小聚居”“建立自治区”、“平等”“共同繁荣”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祖国统一????????????????B.?国防建设??????????????????C.?民族团结????????????????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9.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10.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
A.?东部大开发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人才兴国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
11.“……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12.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3.从1984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进行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1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区别是(??? )
A.?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5.“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6.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8.“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9.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0.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1999年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A.?社会主义改造????????????????B.?国有企业改革????????????????
C.?西部大开发?????????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二、材料分析题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材料四: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党的治国方略、方式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都挣的“政策治国”……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摘编自《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


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形成我国哪一根本政治制度?


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依据材料四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 C 9.【答案】C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C 13.【答案】C 14.【答案】 C 15.【答案】C 16.【答案】 B 17.【答案】 C 18.【答案】 C 19.【答案】 D 20.【答案】 C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统一领导。
(4)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5)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