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1 07: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主题3 生命活动的调节
1.[青岛中考改编]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
A.画饼充饥、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C
2.[2017·乐山]“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 (   )
A.由反射弧完成 B.只有大脑皮层参与
C.属于简单反射 D.没有大脑皮层参与
【解析】 “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复杂反射,这类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就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A
3.[2018·滁州]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激素的含量会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
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
C.既无神经调节又无激素调节
D.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D
4.[2016·湖州改编]人体是由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组成的复杂个体。当你剧烈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量分泌汗液等现象,这说明人体的各系统能相互协调。这种协调是由于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分泌汗液的汗腺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此时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产热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内分泌系统(或激素、体液)
效应器
骨骼肌
等于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选填“多”或“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5.[北京中考改编]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的向光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胚芽鞘尖端
促进生长

琼脂块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6.[2018·南通]为了探究胰岛素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体重约20g、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mL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mL胰岛素和0.1mL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状况,如图。
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________的浓度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进行抢救。
(4)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在现实生活中,胰岛素可用于_______病的治疗。
避免偶然
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形成对照
血糖
葡萄糖溶液
胰岛
糖尿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注意】 判断植物的感应性现象,首先要看这种变化现象是否属于主动反应,其次要看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
①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单侧光刺激使植物产生向光性;地心引力刺激使植物茎产生负向地性,使植物根产生向地性等。
考点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b)
②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________的外界刺激或内部生理机制作用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
不定向
考点2 知道植物生长素的作用(a)
1.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端______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______,________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______,所以植物会弯向________一侧生长。
2.生长素的作用
(1)生长素能够促进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促进果实的发育等。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一般来说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________。
背光

向光

光源
植物生长
扦插的枝条生根


不同
考点3 了解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和矫正措施(a)
近视和远视:近视和远视的特点、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如表所示:


凹透镜
凸透镜
近视 远视
特点 患近视眼的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患远视眼的人能清楚地看见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形成
原因 眼球的前后径过____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

眼球的前后径过____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


矫正
方法 配戴_________

配戴_________


考点4 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功能,识别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
和主要功能(a)
1.神经细胞也叫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
【注意】 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_____个轴突,轴突上分出很多分枝。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到达与其联系的其他神经细胞。
3.神经系统的组成
层次和主要功能
人体平衡
脑干
反射
传导

【注意】 ①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行使一定功能的部位,中枢神经系统包含神经中枢。
②脑干所控制的活动一般属于基本生命活动,如心跳、呼吸等。其控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植物人就是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但脑干功能正常的病人。
不受任何意识的干预
考点5 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结构和
功能,区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识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
天学习行为(b)
1.反射
(1)概念:人体通过__________对各种______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_____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类型: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反射。
神经系统
刺激
反射
非条件
条件
2.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e________。
【注意】 ①反射必须通过__________实施,所以植物的应激性不能称为反射。________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五个部分缺一不可。
②人体大脑内有控制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而低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以下或脊髓内。______神经中枢可以控制_______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系统
反射弧
高级
低级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先天性
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
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__________反射 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中枢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____________(大脑皮层以下)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____________
刺激
特点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
反射弧 永久、固定的 暂时、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4.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
后天学习
类别 __________行为 __________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学习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行为方式 简单 复杂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越大
行为意义 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包括 本能、非条件反射、趋性 印随、学习、模仿、条件反射
示例 小猫出生会吮吸乳汁 黑猩猩用树枝钓食白蚁
考点6 列举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了解胰岛素对人
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机理(a)
1.激素的特点:由____________分泌,在血液中含量______,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
极少
2.内分泌腺和激素
呆小症
甲亢
地方性甲状腺肿
侏儒症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糖尿病
低血糖
降低
腺体 激素 生理功能 缺乏或过多时的疾病

状腺 甲状
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年幼时分泌不足:________;
分泌过多:_____;
食物中缺乏碘:________________
垂体 生长
激素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_____;
幼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
成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_
促性腺激素 使睾丸和卵巢迅速发育
胰腺中的胰岛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______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________;
分泌过多:__________

腺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3.糖类物质会在体内转变为________进入血液,这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________。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上维持在______________左右。血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4.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和控制: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______,以促使血糖含量______;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______,使血糖含量______,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5.血糖含量受到________等激素的调节和_______系统调节的相互配合作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注意】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不能口服,否则胰岛素会被消化液消化而失去疗效。
葡萄糖
血糖
90mg/100mL
增加
下降
减少
上升
胰岛素
神经
考点7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
1.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具有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这样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人的体温保持在_______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恒温动物的体温恒定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37℃
3.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具有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______和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产热:人在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运动状态下,产热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3)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散热:
①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______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如图所示。
产热
散热
内脏
骨骼肌
皮肤
②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_________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③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便会出现______现象。
④意义:保证动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汗液蒸发
中暑
4.体温调节的过程
(1)炎热的夏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2)寒冷的冬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的向水性,该实验的结果应该观察记录根的生长情况而不是数量,实验证明了根具有向水性。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类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典例 [2019·预测]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
C
跟踪训练 [2017·杭州]研究植物的向性时,
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
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
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B
【点悟】 有关感应性的探究实验要明确实验的变量、实验目的,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类型二 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典例 [2017·衡阳改编]如图为某人手指被蔷薇刺扎到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e→d→a→b→c
B.该人被蔷薇刺扎到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脊髓
C.若某人只是b处受损,用针刺e处,此人有痛觉,无缩手 反射
D.若某人因意外事故,图中的a遭到损伤,用针刺e处,则 此人缩手反射不能完成
B
【解析】 图中冲动传导的顺序:e感受器→d传入神经→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c效应器;人被刺扎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一个人b或a受损,其他环节正常,缩手反射都不能完成,因为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影响,但是传导功能仍然正常,所以都会有痛感。
跟踪训练
1.[2017·连云港]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环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
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
常进行
【解析】 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脊髓参与完成的。①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若受到损伤,反射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C
2.[2019·预测]小芳碰到点燃的蜡烛后缩手,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______(选填“脑”或“脊髓”),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选填“大脑皮层”“小脑”或“脑干”)的痛觉中枢。
【点悟】 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有很多功能区,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属于高级反射活动(复杂反射或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参与完成的反射属于低级反射(简单反射或非条件反射)。人类和动物不一样的是人类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反应、建立复杂反射,而动物不能。
脊髓
大脑皮层
类型三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典例 [2017·保定]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偏多会引起糖尿病
B.控制饮食和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C.糖尿病患者要多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以补充流失的糖分
D.胰腺分泌的胰液中除含有胰岛素外,还含有多种消化酶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含量偏高引起的。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B
跟踪训练 [东营中考]如图为身高
110cm的广东男子与身高70cm的
“袖珍新娘”喜结连理的幸福画面。
下列哪项是婚检医生的介绍 (  )
A.他俩智力发育正常,有生殖能力
B.他俩智力有缺陷,无正常生殖能

C.他俩现在可以用注射生长激素治

D.他俩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A
【解析】 题中两人都是侏儒症患者,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虽然两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有生殖能力。
【点悟】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基本的生命活动。激素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若激素分泌异常,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类型四 体温的调节
典例 [2017·金华]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______(选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__________才能实现。
寒冷
反射弧
跟踪训练 [2017·文安期末]在春季运动会800m的比赛现场,运动员们奋力向前,一个个汗流浃背,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
①保护 ②调节体温 ③排泄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随汗液排出,因此“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体现了皮肤的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功能。
B
不理解反射弧结构完整性致错
典例 [2018·赤峰]一男子在劳动中不慎扭伤腰部,右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麻木、疼痛、不能运动的症状。这是由于图中反射弧的________部位受到损伤所致。





A.①   B.②   C.③   D.④
【错解】选A、B或C
【析错】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反射弧结构中不同的部位受损,导致的结果不一样。该图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
【正解】选D
跟踪训练 [诏安模拟]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表:
表中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





A. 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C
刺激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关键点
(1)土要干燥,防止土壤中原来的水干扰实验。
(2)花盆底部要留有小孔,让水渗出。
3.实验拓展: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源于植物的向光现象,科学家为了弄清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先后进行了数十年科学研究。
(1)达尔文的实验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他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①);切去尖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能够向光弯曲生长(①),无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的结论。
第二组:在胚芽鞘尖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就会直立生长(③);在远离尖端的胚芽鞘下面围上不透光的锡箔,胚芽鞘就会向光弯曲生长(④)。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能否感光,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
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胚芽鞘会直立生长(③),否则向光弯曲生长(④),通过比较即可得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结论。
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通过这一现象再结合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尖端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为了解释该问题,达尔文做出如下推测:a.尖端不生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b.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
(2)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为了证实达尔文所做出的推测是否正确,1910年和1914年詹森和拜尔分别做了实验。
詹森的实验: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①);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②)。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没有阻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a是正确的。
拜尔的实验: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放置的位置,因变量是胚芽鞘生长弯曲的方向,即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从而得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所致,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b是正确的。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除了能证明达尔文所做推测的正确性外,也可以初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可能是化学物质。
(3)温特的实验
1928年温特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把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①);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的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通过实验①可得出的结论是:胚芽鞘生长弯曲可能是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到琼脂块中,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也可能是琼脂块本身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实验②排除了琼脂块促进胚芽鞘生长弯曲的可能性,从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影响的确是化学物质。因为该物质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他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同时也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所致。
(4)科学家继续探索
生长素到底是一种什么化学物质呢?
①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证明该物质为吲哚乙酸(IAA)。
②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确认该物质就是IAA。
③以后,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从而得出生长素不专指吲哚乙酸(IAA)一种,它是一个家族,是由多种具有生长效应的物质组成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