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09 15: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塞腰鼓》练习
姓名 座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冗杂(  )
蓦然(  ) 震撼(  )
战栗(  ) 烧灼(  )
磅礴(   ) 戛然而止(  )
塞 解
2.根据拼音写汉字。
tián(  )静 miǎo(  )远 
fú(  )射 飞jiàn(  )


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亢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晦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6)________:纵情地跳舞。
(7)________:闪耀,放射(光芒)。
(8)________:像火一样热烈。
(9)________:奋力斗争和冲击。
(10)他本想趁这个机会出国深造,可妻儿成了他的________。
(11)人生在世不能被名利________。
4.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瞳仁 侮暗 明浙 遣责B.振撼 耳绊 副射 悬涯
C.恬静 颤栗 燥热 充沛D.束缚 凝集 敲垂 锻练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 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 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的瞳仁;斗虎一样,是 的风姿。
6.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请指出下列排比的类型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属于 之间的排比。
(2)“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属于 之间的排比。
(3)“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
属于 之间的排比。
(4)“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属于 之间的排比。
7.参照加点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好一个安塞腰鼓!”能否改为“安塞腰鼓好啊!”为什么?


3.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7.“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紫阳腰
方英文
周末无事,车游紫阳。小时候就喝紫阳茶,年至半百竟未去过紫阳,不够意思啊。紫阳在汉江边上,猜想是很通达很便捷的。没想到实在难走!坡陡弯急,一山爬过又一山,好在翠色染目白云亲颊,别有一番俗外之雅呢。翻过三座山,眼底终于浮出一个城,火车的闹,船笛的叫,顿时没了清净。细看紫阳县城,果然是重庆的浓缩,看不见碟子大的平地。怎么办?山腰上凿一个凹,凹处凸起一栋楼。就这么锛石凿凹,就这么起房凸楼,硬是在夹江的山腰上,锛凿叠垒了一个城。所谓的码头城市,压根不在乎有无平地,但求两河交汇,能把舟楫勾留缠绵住就好。浩浩任河,正是在此融入汉江的。
想不出如此一个城怎么生活,大概吵架也拉不开距离,吵着吵着就勾肩搭背了,干活时则又需要捆上安全绳吧。待到进得城里,但见街道逼仄车辆单行,却也店铺比邻,色彩炫耀嗅觉缤纷。及至日落西江夜色袭来,忽见城灯哗然绽放。时值秋老虎季节,人们简上衣而短下裤,为的是让胳膊腿儿尽可能地吐热纳凉。尾随人流浪进商场,再踏梯而上,发现商场顶部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如此叠屋架床式的建造格局,简直一个香港袖珍版!顺音乐声溜达过去,见人们围一个圈子。圈外踮脚看圈里,呵呵,一群女子练健美操哩。她们抛甩着纤媚的臂腕,扭动着柔细的腰肢,展示着风致的身段;脚一跺,腰一侧扭,臂一斜扬,头发就抛上月亮了。
夜里看一个资料,上面说:“紫阳腰,汉阴脚,安康女子爱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紫阳、汉阴、安康、白河,是安康所辖的四个县名。当然安康如今叫市了。人生之美,十之八九由女性呈现,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把当地女性美的特点,以歌谣的形式提炼出来四处传播。而女性美的具体表现,当然是以身段最为紧要。身材之标致婉约,则绝对依赖腰肢的拿捏烘托,如此才叫一个动人。何以动人呢?细柔也。紫阳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呢?
次日早起遛街,似乎得了答案。总是遇见一些女子挑着扁担,忽忽闪闪地来了,忽忽闪闪地去了。两个担笼里,是白嫩的豆腐,是带露的青椒,是拖泥的新藕,是出江的鲜鱼。忽闪忽闪而来,营养于客官;忽闪忽闪而去,生计于家庭——终于忽闪出一腰的风情与柔韧。
返回时选了一条新路,更觉得这个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路是依旧忙着拓,车是依旧不住地停。好在村村通了水泥路,绕道便是。实际上无村可言,因为紫阳人家,一概散布于山之腰岭之凹。那些粉墙青瓦或者石板房,如一栋栋达官名流的别墅,落座于青坡,半隐于绿峦,恰如次第展开的山水长卷,新意频出却也可四字概括——山腰人家啊!坡是这么陡,劳动的间歇,估计站着就能睡着,反正躺着跟站着没啥两样。如此之地,竟不时见到三五块石头拦一巴掌小塘,居然就荷叶田田蜂蝶频访了呢。至于竹子,此等俊逸灵秀之物,更是家门掩映垂瓦叩窗。所以这里的狗不咬人只摇尾,充分体现了淡泊无争的“竹下之风”。然而有些却是要争一争的!于是,山腰上长大的女子和汉子们,就人人成了好歌手。
紫阳一名,出自道家。道家是中国唯一固有的宗教,汉江是汉文化最核心的源泉之一。道家以水为善,以茶为慧,以山为美,以歌为雅。落日岭上,渔火江中,朝晖夕阴大自在,不知功名利禄为何物。紫阳和紫阳人有如此怀柔万物和谐自然的情致,真是难得啊!
(选文有改动)
1.请从文中找出对紫阳独特的人文风貌、人情人性最有概括力的四个字。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作者说,似乎得到了“紫阳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的答案。他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4.第一二段中两处加点的文字,写出了紫阳城怎样的特点?


5.作者为什么觉得“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6.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请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一、1.kàng huì jībàn rǒng mò hàn lì zhuó pángbó  jiá  sài sè sāi jiě jiè xiè
2.恬 辐 渺 溅 粱 梁 贴 帖 捶 锤 燥 躁
3.(1)极度兴奋。(2)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3)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4)声音突然中止。(5)忘情 (6)狂舞 (7)闪射 (8)火烈 (9)搏击 (10)牵绊 (11)羁绊
4.C 解析:A“侮暗”应为“晦暗”,“ 明浙”应为“明晰”,“遣责”应为“谴责”,B“振撼”应为“震撼”,“耳绊”应为“耳畔”,“悬涯”应为“悬崖”,D“凝集”应为“凝聚”,“锻练”应为“敲捶”“锻炼”。
5.急促、飞扬、蹦跳、闪射、强健 
6.(1)句子内部词语 (2)段与段 (3)句子内部词语 (4)句子与句子 点拨:识记排比的类型,进而体会其作用。
7.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
8.(1)排比 (2)比喻 (3)比喻
二、(一)1.赞美了黄土高原养育了有无穷无尽力量的劳动人民。
2.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3.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 生命的活力(意思对即可)
4.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5.说明因为生命的存在所以那么活跃强盛。
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6.多次使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
7.①场面 ②风格 ③气氛
8.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的。
(二)1.善、慧、美、雅。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紫阳女子身姿柔美、优雅,动作矫健、洒脱,性格率真、奔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势和表达效果。
3.勤劳造就了紫阳女子柔美而坚韧的腰肢。(或:劳动创造了美。)
4.写出了紫阳城空间的局促、狭小,建造格局的独特;也隐含了紫阳城的热闹、繁华。
5.因为这里的女子有柔美之腰,这里的人家栖居在山之腰,紫阳城位于水之腰。
6.示例: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