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阳光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阳光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0 14: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阳光实验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4分)www.
“八荣八耻”树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观的反映。时
代不同,道德观和荣辱观不同。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道德观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人类应该根据自己的理性去行事,无需依赖“神”和“天意” 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③反对宗教信仰 ④对个人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2.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3.下列关于韩非子与孟德斯鸠思想比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对未来社会政治体制作出了设想,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B.集权与分权,二者的观点相反,但都是当时进步的理论
C.二者都主张法治,都具有民主色彩
D.二者都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据相关知识回答4—6题。
4、下列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 黑龙江流域 ② 河套地区 ③ 新疆地区 ④ 西藏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5、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海防以维护国家统一 B、加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
C、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D、防止西方殖民者侵扰台湾
6、回顾我国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我国一贯认为,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和平统一,但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台湾人民治理台湾,可以实行完全自治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我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据此回答第7-8题。
7、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贵金属货币的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8、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
C、私有制 D、商品
列强侵华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回答9-11题:www.
9、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剌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中国棉纺织业发展
C、促进了丝、茶的生产和发展
D、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门户开放”政策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防止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
B、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
C、承认各国的关税主权
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
11、下列对一战中日本向北洋政府贷款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企图通过资本输出,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B、因为中国政府为偿付赔款而大借外债
C、为了鼓动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为了帮助北洋政府镇压革命
中国经济近代化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据此回答12-13题:
1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因为
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 ② 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
③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④ 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3、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是实施的结果,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一筹莫展。钢铁业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愿涉足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关于近代思想文化,请回答14-17题:
14、“立国之本,在于道德,……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一非圣贤学说,……惟此孔子之道,古克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纲常沦丧,人欲横流,几成土匪禽兽之国……本大总统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上文作者的本意是
A、借儒学恢复秩序 B、借儒学改善社会风气
C、主张中体西用 D、借儒学实行复辟
15、孙中山在回忆19世纪末广州起义时说:“当初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勿感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维新变法运动是当时的主流 B、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
C、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D、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
16、前期新文化运动与以往的思想运动相比,主要新在
传播了西方民权平等的思想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7、京师同文馆、万木草堂、时务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共同点,不包括
A、由维新派主持创办
B、培养方向不是旧式的封建官吏
C、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
D、教育内容适应近代社会发展需要
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两大斗争,请回答18-20题:
18、孙中山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B、孙中山的北上宣言
C、三大政策 D、 新三民主义
19、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D、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20、近代中国人与民主政治屡屡擦肩而过,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
B、国共合作的关系不稳定
C、中国没有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缺乏民主化的基础
二、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20分) www.
材料一:
钦定颁布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皇帝有)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统率海陆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涉。
(皇帝)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略)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上述材料摘自近代哪两部宪法?它们规定的国家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4分)
由材料一分析其颁布的目的、实质,其内容说明了哪些问题?(8分)
材料二的内容体现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对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 (3分)
其目的是什么 (2分)
结局如何 (3分)
参考答案
1 B 2 B 3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C B B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D A B A C B D
40、(1)《钦定宪法大纲》:君主立宪制; 《临时约法》:共和政体( 分)
(2)目的:遏制革命势力,维护封建统治( 分)
实质: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 分)
说明:预备立宪是个骗局( 分);规定了臣民权利义务,是近代宪法的开端( 分)
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分)
限定: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有权审判总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 分)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分)
结局:1914年袁世凯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了《临时约法》; 1915年复辟帝制。(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