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9 16: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有钱有权有兵造反兴王异姓,
虽云天命,
实系人心。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北 宋陈桥驿1、北宋的建立
宋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辽西夏吐蕃大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2、强化中央集权1.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太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利说: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
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2、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2、强化中央集权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对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2、强化中央集权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2.政治上“稍夺其权”:
(1)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2)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三年一换,设置通判(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并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强化中央集权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2.政治上“稍夺其权”:
(1)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2)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三年一换,设置通判;
3.经济上“制其钱谷”:
(1)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
(2)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材料一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北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材料二 在《宋史》卷二百六十《曹翰传》“尝作《退将诗》曰:‘曾因国难披金甲,耻为家贫卖宝刀。 三、重文轻武政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思考问题:1、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2、重文轻武的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宋太祖赵匡胤3、重文轻武的影响是什么?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压抑武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压抑武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2、具体表现:
(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三、重文轻武政策 赵匡胤创建宋朝以后,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大量启用文臣,并严禁武将干政。
太祖这种军政分离的做法,得到了宋太宗等继任者的改进与完善。 在中央及地方实行文治,而武将的权限则大大削弱,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什么影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影响⑴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⑵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影响:
积极: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3、重文轻武的影响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压抑武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2、具体表现:
(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3、影响:
积极:P31最后一段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开封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上“稍夺其权”
经济上“制其钱谷”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压抑武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具体表现: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发展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课堂小结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军事上“收其精兵”影响: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军队战斗力下降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