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
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一)尝试解决问题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昨天、今天看的页数和整本书的页数,要求还剩
多少页没看。)
预设①:
234-66-34
=168-34
=134
问题: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二)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
问题:1. 这两位同学算得都对吗?
2. 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你还能写一些吗?
3. 234-66-34和234-(66+34)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个是从234里分别减两个数,一个是从234里一次
减去两个数的和。)
预设②:
(三)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预设①:
234-66-34
=168-34
=134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
问题:1. 你能理解这位同学的想法吗?他这样做是关注到了什么?
3. 为什么234-66-34和234-34-66相等?
(关注到数据的特点,234-34正好是整百数。)
2. 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你还能写出一些吗?
(? 它们的差相等。? 都是从234里减去相同的两个数,只是减的顺序不同。)
(四)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预设③:
(2)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3)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000-416-284
=2000-(416+284)
=2000-700
=1300(m)
答:海拔1300m。
1.
四、尝试练习,拓展延伸
简便计算。
178—59—41 168—53—68 451—(51+79)
357—64—57—36 875—44—56
。
2.
五、整体回顾,总体提升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简便计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执教 戴鹏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加法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以前的学习,对加法的一些运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我们学好本单元的知识。在此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解决措施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解决措施 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 PPT 课本
教学依据理论 人教版新课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幻灯)? 第一组 第二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创设情景引出例题)?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各种算法?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 ? ????? 方法三? 234—66—34 ??????? 234—34—66 =168—34 =200—66 =134 =134 方法二 234—(66+34) =234—100? =134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尝试练习,拓展延伸P21做一做简便计算。178—59—41 168—53—68 451—(51+79) 357—64—57—36 875—44—56 427—126—74五、整体回顾,总体提升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练习并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自主讨论并分享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 加强练习,巩固新知识。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方法一?? ? ??? 方法三? 234—66—34 ????? 234—34—66 =168—34 =200—66 =134 =134 方法二 234—(66+34) =234—100? =134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4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
一、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0分)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528―53―47 545―167―145
487―187―139―61 169―25―25―50 60+255+40
282+41+159 548+52+468 800―138―162
二、解决问题。(40分)
1、小明要从A地到E地,他坐火车需要行驶多少千米?
2、水果店一共328箱梨,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28箱,还剩多少箱梨?
3、某个风景区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41米,第二天修了12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9米,三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4、某商场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该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189千米
136千米
164千米
211千米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