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问题:1. 你能列式计算吗?
2.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40+56=96 或 56+40=96
(一)举例中验证规律:
问题: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老师写在黑板上,大约四组。)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问题:1. 像这样的算式你写的完么?
(二)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3.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展示大家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2.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写不完。)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一)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方法一:
方法二:
88+(104+96)
=88+200
=288
88+104+96
=192+96
=288
(二)迁移学习经验,概括规律
问题: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老师写在黑板上,大约四组。)
2. 整体观察,为什么这些算式都相等?
(都是相同的三个数求和。)
3.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4.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吗?
(展示大家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四、尝试练习,拓展延伸
1. 应用加法交换律,用线连一连。
28+56
79+O
?+69
?+O
56+28
O+79
69+?
O+?
35
78+ =43+
2.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
43
78
68 32
70 4
a
300+600=600+
+65=65+35
a+12=12+
四、尝试练习,拓展延伸
问题:观察一下,表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有些利用加法交换律,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写答案。)
114
171
332
213
374
431
213
72
114
171
332
156
374
270
431
592
4. 先计算,再填表。
四、尝试练习,拓展延伸
1337
848
1118
5. 新风商场第一季度电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四、尝试练习,拓展延伸
五、整体回顾,总体提升
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执教 戴鹏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加法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以前的学习,对加法的一些运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我们学好本单元的知识。在此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揭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有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交换律、结合律。
解决措施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运算定律探究和理解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解决措施 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 PPT 课本
教学依据理论 人教版新课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1、理解加法交换律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 符号表示:△+☆=☆+△1、理解加法结合律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这三天我一共骑了多少km?学生列式子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符号表示:(△+☆)+○=△+(☆+○) 尝试练习,拓展延伸1.连一连。 2.P18做一做第1、2题。 3.P19练习五的第3、4题。五、整体回顾,总体提升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全班朗读 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练习并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自主讨论并分享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揭示本节课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 加强练习,巩固新知识。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梳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40+56=56+40 两个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88+104)+96=88+(104+96)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一填。
845+658=()+() a+b=()+() 57+()=73+()
小法官巧断案。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5+47+75=25+75+47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5+25=25*2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1)325+69+75=()+325+69
A.325 B.75 C.400
()+圆=圆+三角形
三角形 B.圆 C.正方形
a+b()b+a
大于号 B.小于号 C.等于号
先计算再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697+289= 4856+372=
花丛里原来有一群蝴蝶,飞走了18只白蝴蝶和36只花蝴蝶,还剩下36只白蝴蝶和18只花蝴蝶。不计算,你能知道花丛中原来哪种蝴蝶多一些吗?
请你用加法交换律在等式两边的小括号里填入不同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