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10 10: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一、填空题
1.硫磺在空气里燃烧,发出_______ 色火焰,放出大量的 ______,生成______色 ______气味的______;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看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_;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然后把液体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又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完成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a CaO Ca(OH)2 CaCO3 Ca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Fe3O4 B.Fe2O3→FeCl3
C.Fe(OH)3→Fe2(SO4)3 D.Fe(NO3)3→FeCl3
5.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6.有理论认为,从疾病发生机制上考虑,氧化损伤几乎是所有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研究人员发现,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根据上述理论.氢气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的原因可能是( )
A.氢气有还原性 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C.常温下氢气较稳定 D.氢气对人体无毒
7.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2CSn+2C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青铜属于纯净物 B.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C.二氧化锡是氧化物 D.CO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8.某科学兴趣小组要在实验室制取一定量的MgSO4。同学们分别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以下四种反应物,其中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l2
9.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10.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Cl2→Cu B.Ba(OH)2→NaOH C.H2SO4→HCl D.NaNO3→NaCl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aO粉末(CaCO3粉末)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
NaOH溶液Ca(OH)2溶液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SO4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1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钠等。下图为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
该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含有铁锈的铁粉制取四氧化三铁,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合理的是( )
A.a(稀硫酸、锌粒)、c(高锰酸钾)、d、e B.b(稀硝酸、锌粒)、c、d
C.c(氯酸钾、二氧化锰)、d(一氧化碳) D.a(双氧水、二氧化锰)、d
14.下图是用回收废料来制取铜,同时制取FeSO4·7H2O的流程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I、Ⅱ、Ⅲ都是过滤
B.操作Ⅳ为蒸发结晶
C.固体B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D.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SO4+2Fe===3Cu+Fe2(SO4)3
15.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能是氢氧化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三、综合题
16.金属冶炼是把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如炼铜的方法有:
(1)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这是利用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________。
(2)干法炼铜:CO+CuO Cu+CO2,这是利用CO的__________________性。
17.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例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
18.下图表示实验室用稀H2SO4、CuO、Fe粉三种物质,制取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1)若按方案1制取铜,步骤Ⅱ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方案2制取铜,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方案比较,方案_________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由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微弱的淡蓝 热 无 有刺激性 气体 蓝紫 S+O2SO2
2.由紫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由红色变成紫色 H2CO3H2O+CO2↑
3.①2Ca+O22CaO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④CaCO3CaO+CO2↑
4.D
5.A 解析: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物质,说明氢气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单质,氢气得到氧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6.A解析:题中出现了“氧化损伤”一词,且氢气可以对一些疾病起治疗作用,因此不难得出,利用的是氢气的还原性。
7.C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混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二氧化锡由锡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一氧化碳是生成物,还原剂是指反应物中的物质;碳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8.D解析:镁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氯化镁与硫酸不反应,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和水,故不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制得MgSO4,符合题意。
9.B 解析:CO→CO2的转化,可以通过CO与氧气化合反应实现;也可以通过CO与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现;而H2SO4→MgSO4的转化不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而要通过H2SO4与金属镁的置换反应,或与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镁的复分解反应制得。故只有B正确。
10.D 解析:CuCl2→Cu,加入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锌、铁等都可以实现;Ba(OH)2→NaOH可加入Na2SO4实现;H2SO4→HCl可加入BaCl2实现;故A、B、D三项均可一步实现;D中,NaNO3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无法生成NaCl。
11.D 解析:除杂质的原则是: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中Fe2O3和Fe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中CaCO3粉末不溶于水,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错误。C中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均能与CO2反应,故C错误。
12.C 解析:从图中看出,贝壳煅烧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氯化镁通电也是发生分解反应;CaO和水反应属于化合反应;MgCl2与石灰乳以及Mg(OH)2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整个过程中没有置换反应。
13.A 解析:稀硫酸和锌反应可生成氢气,该反应可以在a装置中进行实验,而还原铁的实验可以在e装置中进行,而c装置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然后将得到的铁粉放入d装置,通入氧气加热即得到四氧化三铁,A正确;稀硝酸和锌反应不生成氢气,B错误;缺少还原铁粉的装置,故C错误;缺少制取还原剂的物质,D错误。
14.D 解析:经分析知,溶液A为硫酸铜溶液,溶液A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D错误。
15.A 解析:根据下列图示解答

氧化铁
硫酸
氢氧化钙
碳酸钠

——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氧化铁
不会反应
——
会反应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硫酸
会反应
会反应
——
会反应
会反应
氢氧化钙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
会反应
碳酸钠
不会反应
不会反应
会反应
会反应
——
A.根据上表可以看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都会和两种物质反应,所以甲和丙要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选,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故A正确。B.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会与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只有硫酸,可知丁一定是硫酸,故B错。C.只有氧化铁会转化成铁,但是不一定都是置换反应,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就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D.中和反应必须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丁是硫酸,属于酸,但是甲可能是氢氧化钙,也可能是碳酸钠,所以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
16.(1)强(活泼、大等均可) (2)还原
解析: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题意,铁能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是利用铁的活动性比铜强。(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干法炼铜中:CO+CuOCu+CO2,一氧化碳夺取了氧,是利用CO的还原性。
17.(1)盐 (2)放热
18.(1)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且有水珠出现 (2) CuO+H2SO4===CuSO4 +H2O (3)2 安全、节能、炼铜率高
解析:方案1主要反应是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且生成的氢气不易储存、容易爆炸,不安全、不节能;方案2主要反应是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在常温下进行,安全且操作方便,故方案2更好。
19.(1)玻璃棒 (2) Fe+H2SO4===FeSO4+H2↑
(3)因为晶体易溶于水,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用水越少,晶体损失越少
(4)不可靠;无论是否洗干净,洗涤液中一定含有SO42-
解析:(1)考查过滤的基本实验仪器。缺少玻璃棒,起引流作用。(2)步骤①中化学反应为铁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3)因为晶体易溶于水,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用水越少,晶体损失越少。(4)不可靠;不论是否洗干净,洗涤液中一定含有SO42-,应该检验H+,而不是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