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3 13: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六课 商鞅变法和
社会革新郧县安阳中学 张儆周的建立者—周武王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两部分西周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的建立者——周武王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东周的建立者——周平王东周建立的时间——公元前770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名称春秋战国时间历史特征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1、奴隶制开始瓦解:2、周王室的势力和威望衰弱,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各自为政。3、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4、各大诸侯国多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攻打其他诸侯国并逐步兼并小诸侯国。 1、 封建制度基本形成:2、只有几个打过对峙并立;3、周王局促洛邑一隅,几乎被人遗忘;4、诸侯国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5、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一、春秋时代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春秋五霸的成因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图片 二、战国七雄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前260年)(1)秦国和赵国双方实力对比(2)赵将廉颇的策略(3)秦国的对策(4)赵括的纸上谈兵(5)长平之战,秦活埋所俘赵军四十多万,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图片 图片 图片 前期中期后期交战双方的主将是魏国的庞涓和齐国的孙膑想一想:战国时代为什么各诸侯国间的战争更频繁且规模更大?原因是:为增强国力,各诸侯国都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社会改革。最先实行变法的是魏国,而收效最大的是秦国。魏国的变法战国初年,魏国首先任用李悝变法改革,使魏国迅速强大,成为中原霸主。魏国国君文侯还任用西门豹主持兴修水利,任用吴起、乐羊为将,镇守边关,开拓疆土。三、秦国商鞅的变法1、商鞅变法的历史原因2、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征?4、商鞅变法有什么作用?5、商鞅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四、都江堰的修建1、修建都江堰的原因2、修建都江堰的人3、修建都江堰的时间4、都江堰的作用5、修建都江堰的历史意义小结2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无义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诸侯争霸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加速破坏了王室的权威,旧的奴隶制逐步瓦解。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更大,战况更加的惨烈。各诸侯国为了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社会变法。其中,秦国任用商鞅的变法最为成功,因而,秦国在争霸战争中越来越强大,最终统一了中国。练习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
A.齐 B.吴 C.楚 D.秦 ( )C2、纸上谈兵这一典故出自下列哪场战争?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友 D.长平之战 ( )D二、问答题写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