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9 17:47:57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你知道他是谁吗?乔峰《天龙八部》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澶渊之盟;辽宋边境贸易;党项族建立西夏;宋夏间的战与和。
2.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了解岳飞抗金的故事,逐步形成运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3.使学生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重点: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
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及宋夏和战。一、契丹族与党项族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宋)苏颂《契丹帐》
问:
1.以上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个民族?
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契丹游牧、狩猎1.契丹的兴起时间:
建立者:
国号:
民族:
都城: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契丹(又称辽)契丹族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史称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契丹武士2.西夏的建立生活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属于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党项族:
国号:
建立者:
时间:
定都: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大夏,史称西夏元昊11世纪前期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党项族元昊:拓跋氏,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历史人物:想一想:
元昊如何巩固统治的?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西夏买牛契约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澶渊之盟耶律阿保机960年西夏辽北宋西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宋辽关系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
3.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4.宋真宗时发生澶州之战,后签订《澶渊之盟》
宋辽关系的发展澶 渊 之 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双方议和。议一议: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辽北宋西夏宋夏关系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1)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2)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当堂检测1.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北宋与金 D.西夏和辽 A2.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 ①加重了北宋财政的负担 ②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A3.“(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描绘的是哪个盟约后出现的场景( )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A4.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与下列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A.春秋战国?? B.两汉?? C.魏晋两晋南北朝 ? D.隋唐 C5.西夏的都城是今天的哪里( ) A.兰州?? B.武汉?? C.银川 D.包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