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作图专题
1.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2.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B点,请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4.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______。
5.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_____
6.如图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的光路图,请补画出法线和界面位置.
7.如图,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根据给定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9.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眼暗从A点看到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光路图。
10.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请大致画出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1.请在如图中画出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12.如图所示,F为凹透镜的焦点,为凹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凹透镜且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在凹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成60°角,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光线AB经凹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与平面镜MN间的夹角的度数。.
13.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棱镜的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透过棱镜的光路图;
(2)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请在丙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4.(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人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3)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像在S1时的发光点的位置S,再由S、S2作出新平面镜的位置.
先作出S1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再连接SS2,作出SS2的垂直平分线,在平分线位置画出新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2.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与镜面相交与O点,O点为入射点,OB为反射光线,再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图:
3.
【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得像点和P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4.
【解析】入射都为平行光线,图A射出为发散光线,单双箭头射出的光线的位置不变,应填入凹透镜;
根据单双箭头光线的位置可判断,光线相交后射出,故图B内装凸透镜;
C图的射出光仍为平行光,只是改变了传播方向,由此可判定图C框内装有平面镜。
如图:
5.【解析】(1)过镜面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与入射光线对称的反射光线;?
(2)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空气介质中法线的右边大致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6.【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光会发生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法线与界面垂直。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在同一种介质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射向界面,反射光线背离界面射出。由折射定律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界面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光路图及以上光的反射及折射定律可确定法线及界面。如图所示:
7.
【解析】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按反射定律的内容作出反射光线;
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折射光线。
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8.
【解析】根据题中“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可知,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作图,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的方法,运用光路可逆、法线、反射定律、折射光的规律等,进行分析。
先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水面的法线,又因为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应向法线靠近,画出水中的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知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光路如下:
9.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画出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A,与镜面的焦点为0点。连接S0,为入射光线,OA 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0.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后,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在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1.
【解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光路图如图所示:
12.
【解析】图中为凹透镜,且AB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F,再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找出反射光线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AB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F,所以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平面镜,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为60°,具体作图如下:
13.
【解析】(1) 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3)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A点的对称点A′,同理作出B点的对称点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的像。如下图:
14.
【解析】(1)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OB,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3)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