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6 0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宋道口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
学 教 案
课题 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庞俊峰 陈利民 授课时间 2009年9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重点掌握虎门销烟,尤其要通过《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要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我们落后的原因,增强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
学习重点 掌握虎门销烟、《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影响。
学习难点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充分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预习导航 1、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2、当时英国为什么要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 3、鸦片的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4、道光皇帝决定禁烟的原因是 。5、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 地点 ,措施 。意义 6、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爆发的标志 签定的条约《 》及时间 ,此条约是在什么情况下签定的 7、《南京条约》的内容 (1)割地 (2)赔款 (3)开放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 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2)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比一比,看谁归纳的内容全面,文字简练。(2)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4)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5)分析一下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你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学习整理熟读记忆 鸦 片 战 争走私鸦片背景: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目的: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危害:虎门销烟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措施:结果:意义: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起止时间:结果:南京条约时间: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商定:影响:①:②: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黄浦条约》D.《尼布楚条约》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的虎门硝烟 B.英国想变中国为它的原料产地C.英国需要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 D.英国要与中国进行贸易3、虎门销烟最深刻的历史意义(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4、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5、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A.英国的殖民地 B.半殖民地社会C.半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二、材料分析题1、请阅读下面材料: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炮子谣》请回答:(1)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其走私的原因是什么? (2)鸦片输入的危害是什么? (3)你认为当代青少年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饷的白银了。” 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三:“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请回答:(1)请看材料一,是谁向道光帝上书说的话?此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道光帝接受他的建议了吗?为什么?(2) 请看材料二,他为“国家生死”进行了哪些斗争?(此题可做为列举题)(3)如何评价他?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悼念为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者所镌刻的文字,特别说明:“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对于中国人来说,“1840”这个年份不应忘记。请回答:(1)在1840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从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三方面谈谈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知识拓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1)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优势地位。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盟者及其统治的基础。(2)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或多或少都有联系,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软弱,不可能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 (3)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仅强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和中国的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 (4)近代中国的历届政府具有极强的反动性。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到国民政府,它们不仅是压迫人民、阻碍社会进步的专制政府,而且是对外投降的卖国政府。 (5)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同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分散的地主经济,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少见。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学教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