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9-10-26 08:30: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程标准: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变化的资料。
收集自己以及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
准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表演。
导入:
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照相:大家分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请每组的代表展示有代表性的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本就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照相术的传入及其艰难的推广历程,体会新旧势力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差异及斗争。
电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影及影星引起学生共鸣,导入电影的传入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教师准备的材料结合,为学生进行演示,了解电影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反映旧电影的片段,使学生加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那么照相和电影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师)保存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的记忆,是人类珍贵的历史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二、服饰的变化:
展示学生课前临摹、搜集的清代服饰,由学生观察、议论有哪些款式、特点。
(生)观察、讨论、发表意见,进行归类。
那么同一时期外国的服饰是什么样呢?
继续展示图片,学生对比,发现特点。
小组讨论:外国的西服与我们的长袍马褂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
身着中山装的男生表演,使学生直观了解中山装的式样,了解来历,领悟孙中山的爱国之情。
身着现代旗袍的女生上台表演,对比图片旧式旗袍,引导学生从式样和特点上进行比较。
引申:为什么旗袍会有如此大胆的改良?
小组讨论。
(师)正是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人们更加追求人体的自然美,服饰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革。
三、生活习俗的改变
剪发辫。师生共同回顾清朝的发型,
四、问题解答
【每课一得】
提示:不要求学生记住中山装造型的具体含义,只是作为补充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山装。
【资料阅读】
提示:1、政府是治理事务的机关,政府中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该有非分的称呼。2、清朝政府根据官位等级,有大人、老爷等称呼,这明显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落后而腐朽;共和国追求民主平等,如果再以大人、老爷作为称呼,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而官职和先生、君作为称呼,即表示对人的尊敬,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当时的共和政体。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