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7*藏戏语文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7*藏戏藏戏藏 族 藏族,约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认真看图,想想与自己所了解的戏曲比,藏戏有什么不一样?藏戏藏戏藏戏藏戏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能歌善舞 别无所求 蜂拥而至
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jù zhǒnɡmiàn jùjī liúfā shìkuànɡ yěbù shībí zǔróu shùnyā yì
nénɡ ɡē shàn wǔ bié wú suǒ qiúfēnɡ yōnɡ ér zhìpū tiān ɡài dì sù rán qǐ jìnɡměi bù shènɡ shōu认读词语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概括藏戏艺术特色的语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从这三个自然段中你发现了什么? 一组排比,三个反问。
开门见山,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也为本文具体描写藏戏的特点埋下了伏笔。自由说一说藏戏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特点之一:演出戴面具红色 威严绿色 柔顺黄色 吉祥半黑半白两面三刀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怖藏戏面具 A、国王和大臣面具 B、王后和母亲面具
C、女巫和丑角面具 D、魔鬼和妖怪面具
图1图2图3图4(2)(1)(4)(3)善者——白色——纯洁国王——红色——威严王妃——绿色——柔顺活佛——黄色——吉祥 巫女—半黑半白—两面三刀 妖魔—青面獠牙—压抑恐怖 村民老人—白黄—朴实敦厚 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特点之二:演出没有舞台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靠“雄谢巴”的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演出背景辽阔。在对比中突出了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对演出舞台道具没有过多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这也逐渐形成了藏戏简朴的舞台风格。特点之三:演出时间长特点之三:演出时间长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观众看戏悠闲。感受到藏戏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藏戏还有其他哪些特点?藏戏的主要来源 民间歌舞
民间说唱艺术
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 藏戏的形成藏戏的来源: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传奇人物——唐东杰布 (1385—1464)
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二)藏戏服饰
国王服 王子服
大臣服 侍从佣人服
喇嘛服 尼姑服
甲鲁服 温巴服
拉姆服 贵妇人服
(三)藏戏的佩戴饰品、盔帽、鞋靴
前藏妇女头饰 后藏妇女头饰
男子圆耳环、长耳环
仙女头饰五佛冠
国王帽 甲鲁高帽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1、本课好词佳句多,文学色彩比较浓,请注意积累。
2、向家人介绍自己对藏戏的了解。
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地方的戏剧特点,与同学交流。
7、藏戏
藏面具表演
悠久历史 不用舞台
(故事传奇) 唱腔、动作丰富
演三五天毫不稀奇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学设计
课题
7、《藏戏》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
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藏戏的特色以及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解课题,了解藏和戏。
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藏戏。
3、与自己所了解的戏曲比较,感知藏戏的特点。
1、介绍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资料
2、说说与自己所了解的戏曲比,藏戏有什么不一样。
对比阅读,感受不一样。
讲授新课
1、第一遍读:大声读课文,扫清字词。
2、第二遍读: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3、第三遍读:默读课文,寻找藏戏的艺术特色,画出重点的词句。
4、指名交流藏戏艺术特色。
1、根据“三读”自学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藏戏艺术特色的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交流藏戏艺术特色。
引领学生各个不同重点的读中,领悟自学自读自悟的方法。
1、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文,检查读通情况。
3、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概括藏戏艺术特色的语句。
4、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语句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藏戏的哪一特色?
根据学生的介绍点,教师相机展示课件。
1、看词语卡片认读词语。
2、分段读文,重点读一读概括藏戏艺术特色的语句。
3、以导游的身份为大家介绍藏戏的一个特色。
指导从整体把握课文,提炼关键词句,并有重点地与同学交流。
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对比、交流、填表。
“对比阅读”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课后作业
1、本课好词佳句多,文学色彩比较浓,请注意积累。
2、向家人介绍自己对藏戏的了解。
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地方的戏剧特点,与同学交流。
板书
7、藏戏
藏面具表演
悠久历史 不用舞台
(故事传奇) 唱腔、动作丰富
演三五天毫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