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 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2. 来华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3. 概况: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4.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妇女
日本平城京
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
西市
西市
东市
东市
日本文字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
文字影响
二、鉴真东渡
时间:
唐玄宗时期
经过:
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唐招提寺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之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气势雄伟,集中了中国盛唐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珠。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鉴真大师圆寂后,他的弟子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据说鼎盛时期有3000余名学僧在此学经求法。
议一议:鉴真东渡对日本的有怎样的影响?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
唐与新罗的关系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交往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化、历算成就
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
中韩交流第一人——崔致远
崔致远(857——?)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的称誉。
秋夜雨中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三、玄奘西游
今印度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辛,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名寺,宴席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
玄奘西游
时间:
唐太宗时期
经过:
1.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
天竺求学。
2.贞观后期,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写成《大唐西域记》。
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议一议: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民间交往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政府交往:
遣唐使
唐 朝 的 对 外 交 往
唐朝兼容并蓄泽被东西,全面开放,文化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