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_1(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2“非”(否定)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2_1(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B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10 17: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1.2.2 “非”(否定)
1.“且”、“或”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判断由“且”、“或”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温故知新: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路!”面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笑容可掏,一边谦恭的闪在一旁,一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 你能分析此故事中歌德与批评家的言行语句吗? 课题引入: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函数y=cosx的周期是 ;
(2)函数y=cosx的周期不是 . 可以看到,命题(2)是命题(1)的否定. 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读作“非p”或“p的否定”。概念的形成:(1) 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
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
即 P 、?p真值相反(2) ?(?p)=P或且非并集交集补集对逻辑联结词“非”含义的理解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p: y=tanx是奇数;
(2)q:
(3 )r: 抛物线y=(x-1)2的顶点是(1,0)
概念深化:命题 P:有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想一想?真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 命题p是一个存在性命题,用符号可表示为: P: {三角形},x是直角三角形。?p:“没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也就是说,?p : “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否定可用符号表示为:
?p : {三角形},x不是直角三角形。
假命题规律探究:
存在性命题p: x∈M ,p(x)
它的否定?p : x∈M, ?p (x)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
(2 )
灵活运用设p: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全称命题的否定:?p:“并非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也就是说,?p : “存在一个质数不是奇数”假命题真命题(质数不都是奇数) 命题P是一个存在性命题,用符号可表示为:P: x∈{质数},x是奇数 它的否定用符号可表示为:
?p : x∈{质数},x不是奇数 规律探究:
全称命题p: x∈M ,p(x)
它的否定?p : x∈M, ?p (x)
灵活运用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
(2 )q: 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
(1)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的;
(2)P: ,
(4)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巩固训练:(2 )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否定的方法:
的否定为
的否定为课堂总结与升华:1.知识:
(1)命题的否定及其真假判断;2.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杨发,董宇航,郭新同学中的一位在放学后把教室打扫干净了,事后,老师问他们三个人是谁做的好事。杨发说:“是董宇航做的”;董宇航说:“不是我做的”;郭新说:“不是我做的。”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你能判断是谁做的吗?学以致用